昨天近晚带女儿去步行街买她最近喜欢上的“炒冷面”,孩子的口味总是很独特,我并不觉得好吃,而她却吃得津津有味。
回来路上,她挽着我的胳膊说:“妈妈,还是我幸福,我的同学都奔忙在各个机构之间上补习班,等于放假了又换了个地方上学。”类似的话,她说过无数次,她总是庆幸我没有逼她去补课。
我听了她的话,只是笑而不答。她说得没错,每年的假期,大多数孩子都是在这样的状态中度过,教育内卷的程度愈来愈烈,大家都在忙着低头抢跑而无暇顾及其它。
我想起放假前,我在学校门口等着接女儿,跟她同学的妈妈搭话,她问我:“你们家放假补课吗?”
“放了假再说。”我答。
“还放了假再说呢,人家早都安排好时间,找好老师了,你放假再找就来不及了。”
我没有再接话。是的,在孩子补课抢跑这事上我向来不赶趟,曾被各种人指责我对孩子这样放任不妥。的确如此,在现今一个学霸都在各种补的氛围下,我们这么做实在是有些“过分”,但我还是不想在孩子没有自我需求的情况下强行她跟随别人行事。
我不知道我能这样一直坚持的信念来自于哪里,但我很清楚一点就是:不逼迫孩子做她不喜欢做的事。需不需要补课应该是孩子自己的心愿,而不是家长替孩子做的选择。
我想起了周国平先生关于孩子成长的一段话话——
让我斗胆说一句狂话:一个孩子,如果他的素质足够好,那么只要你不去压制他的天性,不管他上不上名校,他将来都一定会有出息的。
这是哲学家周国平先生斗胆说出来的,而我一个做教育普通人,也跟周国平先生持有同样的观点。补习班可能会解决了孩子知识点的问题,花了大量的时间去提前分数,但生活远不是知识点那么简单。
孩子的天性好玩,可现在的孩子从婴儿期就进入了早教班,一路在各种班的陪伴下长大,进行着各种格式化的教育,把孩子的所有时间都安排满满的,孩子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从何而来?想来现在的孩子真是可怜!
在这样一个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孩子要想自由的呼吸太难,他们的生活里充斥了各种需要学习的技能,需要完成的任务。这样紧锣密鼓的成长会带给孩子怎样的未来,我真的不敢想象。
下面是放假以来女儿的杰作:
![](https://img.haomeiwen.com/i24966336/838e828383c50184.jpg)
自小她就痴迷乐高,家里到处是她的“作品”,这是最近一个阿姨送的新年礼物——邓布利多的凤凰,她甚是喜爱,工程有点大,而且翅膀、爪子还能动,精致而有趣。
她说拼乐高十分减压,那份拼插的快乐是书本中找不到的,孩子需要这种单纯的快乐。学习的确很重要,但它不能成为孩子生活的全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