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9/18
应,与,该,这两字,常常被连在一起。但在突然问一下我,其内涵分别有什么不同,一时之间,说实话,我还真不知怎么回答。
由于我发现到自己的盲区,今天,就用我的心光来照一照吧!
我想出这样的模型,便试着以这模型来品一品吧。
1 不应而该
2 应而不该
3 既应且该
4 不应不该
按照惯例,凡是评价对错真妄,都要依…符契於真理规律…的原则来作评判。如此,虽然在古今中外的无量时空变化中,时与地的差异,虽不可或免。但只要是追求真理的人,就都不会迷失,也不会落在人云亦云的陷地,不再受哪怕人再多的妄见所裹胁,而(必)能自生出独立自主的澈知洞见。
要能让1234成为…符契真理规律…相异情境,会是如何的呢?现在,试着开展。
1 小范畴的权变,应需而止;但按通则,则是要去做的。
2 小范畴的权变,应需而动;但按通则,则是不可做的。
3 大小范畴皆通,凡按通则而做,便是最佳作为…行动。
4 大小范畴皆通,凡按通则而禁,便是最佳作为…行止。
应:(偏重在)权变力1
该:(偏重在)原则力2
以上,是侧重在…透过权变与原则…来突显应与该之别。
以下,是另一个范畴,责任与义务。
应:(偏重在)义务3,有力便行,无力则休。
该:(偏重在)责任4,不可推卸,克期完成。
把1234分列出来,并深入了解其内涵与外延,这就是对2的把握与彰显。
随情境别,而能应需地将1234给恰如其分运用好,既是对1的彰显,更显其中妙用。
现在,再来问问题:
应做的而没做!?__这会导致…
该做的而没做!?__这会导致…
不应做的竟做!?__这会导致…
不该做的竟做!?__这会导致…
能做的而没做!?__这会导致…
不能做的竟做!?__这会导致…
具体会导致什么?在此,就不多列了,只要能把握到如下,心光便能发明。
没责任心的人,是怎样的人?
没义务心的人,是怎样的人?
没权变力的人,是怎样的人?
没原则力的人,是怎样的人?
他们的将来,会变成怎样呢?
这下子,心,还能不明的吗?
能再不明的,经估计,少有!
忏悔,是好事。
后悔,非好事。
真忏悔,大好事。
真后悔,大恶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