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读了鲁迅先生的杂文,主要是以下四篇:《我之节烈观》、《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娜拉走后怎样》和《未有天才之前》。由此获得了对鲁迅杂文一些粗浅的认识。
看待问题实事求是,对中国未来怀有憧憬。它的文字总立足于当下的现实社会,分析问题多把当下社会作为切入点。关于天才。他在《未有天才之前》的前半部分便剖析了社会上存在着的诸如“整理国故”、“崇拜创作”的论调。同时,他认为,天才难得,不如创造有助于天才生长的社会环境和风气。这明显比等待天才容易得多。面对因节烈而死的女人,他表示哀悼,并发出三愿:一、要自己和别人,都纯洁聪明勇猛向上。要除去虚伪的脸谱。要除去世上害己害人的昏迷和强暴。二、要除去于人生毫无意义的苦痛,要除去制造赏玩别人苦痛的昏迷和强暴。三、要人类都受正当的幸福。这是他的期望,他期望中国变得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