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hr小姐姐是否还记得我,pxx在学校宣讲的时候,我问了一个问题,说如何看待社会中对于教培行业的成见问题?求职时对于工作“非你不可”的信念感和对教培行业的迟疑相矛盾。当时我并没有得到满意的回答,因此未投递简历。几日过去,我也在求职的辛苦中彷徨,同时也在思索自己的答案。当时我想要得到的回答是,宣讲官能够像他说的“站在这个讲台上要有能够把黑的说成白的的气势”那样,明确告诉我,做这份工作可以实现我的价值,而自我实现是最重要的。我也不断在说服自己,因为我确实在教培行业的经历中收获了快乐,也确实对生活方式和就业前景存在疑虑。
直到现在,我的疑虑都有了答案。偏见无处不在,但往往是离之愈远,偏见愈深,身处其中反而并无察觉。例如都言河南高考辛苦,但身处150+人教室的我们,并未觉得自己与一班30人的教室有何区别,只是当一道谈资罢了。再如都觉西北偏辟教育落后,反而我认识很多西北同学,因自小没有太多压力与管束,性格更潇洒随性,有诗人一般的浪漫与哲思。就像哪吒里面说的,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谁也无法撼动。为教培行业辩解,也不过是陷在成见的逻辑怪圈里,但是当跳脱出来,这座山虽大,但也不能奈我何。
成为自己,是每个人终其一生要达成的目标。成为自己首先要认识自己。我始终认为每个人都有天生擅长的事。于我而言,结合过往经历,教育行业确实最适合我。我曾因不擅长的工作痛哭流涕,却在进入教培行业后如鱼入水,获得充足的成就感与幸福感。那么,既然喜欢,既然适合,就去做。对别人来说“教培老师”是你的标签,但是真正的你,认真打磨授课内容的你,热情澎湃讲课的你,与学生在欢笑声中进行激烈思想交锋的你,这才是真正的你。如果这些片段是有意义的,你是享受其中的,那么它们拼凑起来的,你的人生,也是价值非凡的。度量衡千差万别,自由者无惧一切。更何况,精心种下的种子,定会开出美丽的花。如果目标是“成为优秀教师”,那么无论在学校或是机构,我定会朝这个方向努力,而届时结果将自动为我的行为辩护。
宣讲官很令我感动的一点是,他一直强调教师要有信念感,要为同学负责。我完全同意这点。赚钱不是目的,自我实现才是最高层次的需求。我们教学方式不同,但最终都是为了讲好一堂课,教书育人,从中获得价值感。有人认为工作只是赚钱的途径,爱好可以在闲暇时间发展。我不太认同。做不喜欢的工作十分痛苦,如果真正热爱一项事业,必定会废寝忘食而不自知,因为你完全沉浸其中。也有人是为了生计,为了更优渥的生活。成年人拥有选择权,做每件事情必定是为了达到某个目标,那些勤勤恳恳高强度工作的人也定有他非此不可的理由,而非常人眼中简单的“工作辛苦”。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只看到烟。就像大学时通宵准备一场辩论赛,旁人看你熬夜伤身,但与队友唇枪舌战的酣畅与比赛时胸有成竹的快乐,只有你自己才能体会。
我将自己对工作的期待维度排个序,答案是行业>工作环境>薪资>城市。我曾立志投身于教育行业,并以此为基础制作了一份简历,获得了学院简历设计大赛三等奖(附后)。后在纷纷扰扰的工作学习中被乱花迷了眼,如今终于能够坚定信念,回归初心。这是一条艰难的道路,因为所有的反对声、所有的艰难险阻都要我自己去承担;这也是一条最可靠的道路,因为我确定它是正确的,即使有荆棘,路的尽头也必定是繁花满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