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源自苗侗,深山里的药浴!

源自苗侗,深山里的药浴!

作者: 罗小艳rita | 来源:发表于2019-04-11 18:06 被阅读0次
       侗浴是侗家最古老的养生法之一,主要选取黔东南高山之端圣灵草药,白露采摘,精心筛选,选取精华部分,手工研磨,获取精华草药粉源自天然的侗族药浴,黔东南的都柳江及舞阳河流域气候多变,侗家人虽然身处多湿气地带却几乎没有风湿病,关节炎,妇科疾病以及皮肤病。世世代代生活在山区的侗族人民在与自然和各种疾病进行斗争中,积累了治疗各种疾病的经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侗医药学体系,由于侗医药在治疗疾病过程中简便实用,在侗族人民中有着广泛的根基。 侗医药传承者李邦富(人称春大爷),经家族口传身授有200余年的——侗族药浴疗法·第五代传承人。 传承人 李邦富

侗族洗澡节】每一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民族节日和民族特色,洗澡节是很多民族都有的节日,比如藏族的洗澡节是在每年的七月份,侗族的洗澡节是在每年农历的立夏日,比如贵州锦屏县平秋一带山区侗族人民,节日主要活动是洗药水澡。再如贵州镇远县羊场长官山一带有产后满月3天后洗药水澡,预防月子病的习俗。

立夏这天早上,寨里的老人就吩咐孙辈们背着背兜,上山去采集九里光、三角枫、金银花、蒲公英、兰花、刺梨、大乌泡、马桑、蛇不倒退、斑妈窝,小红活麻,葛麻藤、节骨草、四方草、杨梅树、大血藤、追风伞、枇杷叶等侗家洗澡节常用的药物一二十种,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化脓、治疗皮肤疮疡等功能的中草药,特别是九里光不能少。[侗谚:用了九里光,百年不生疮。]

                   领悟侗药调理道,享受神奇侗沐浴!

        ——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统医药~侗族药浴疗法”


侗浴】是侗族民俗习惯的沐浴文化,也是侗家养生法之一,让人们浸泡于药汤中以达到清热解毒、祛风散寒、舒筋活络、滋补气血的调理保健方式。

药浴发展】我国最早的医方《五十二病方》中就有治婴儿癫痫的药浴方。《礼记》中讲“头有疮则沐,身有疡则浴”,《黄帝内经》中有“其受外邪者,渍形以为汗”的记载--可以讲,药浴的历史源远流长,奠基于秦代,发展于汉唐,充实于宋明,成熟于清代。

晋、南北、隋唐时期,临床医学发展迅速,药浴被广泛的应用到临床各科。药浴宋、金、元、明时期,药浴的方药不断增多,应用范围逐渐扩大,药浴成为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元代周达观在《真腊风土记》中记有“国人寻常有病,多是入水浸浴及频频洗头便自痊可。”可见当时药浴已成为当时医生和百姓常用的一种治病方法。

到了清朝,药浴发展到了鼎盛阶段,清代名医辈出,名著相继刊物。随着《急救广生集》、《理瀹骈文》等中医药外治专著的出现,中药药浴疗法已进入比较成熟和完善的阶段。

药浴功效

⑴检测身体最真实的健康状况(特别是亚健康,在打通的过程中);

⑵检测患病状况和患病的部位(很多时候体检的数据是无法检测出身体最真实的健康状况的,诸如亚健康、一些慢性病、身体隐形疾病及发展趋势);

⑶疏通经络、打通全身血脉和小血管、打通全身气血路、经络路、脏腑及组织系统等通路;

⑷祛风寒、除湿热、散内毒、通过发汗排除体内毒素;

⑸祛死血、生活血;

⑹协调脏腑、通利关节、调理五行、平衡阴阳;

⑺活化细胞、增强免疫力、提高血液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

⑻增强肌肤弹性和活力、美容肌肤、抗衰老。

银老太侗药浴疗法】是贵州镇远县羊场长官山第五代传承人李邦富,跟随祖、父辈学习识药、采药、熬药、用药于2013年7月1日,创建了“贵州银老太侗医药有限公司”,并注册了“银老太医药保健产品商标”。其泡浴药材主要采集本土:教应挂(汉语:常青藤)、美袄 (汉语:桑树)、美庞 (汉语:臭牡丹)、美下孩(汉语:八角枫)、美奥夺(汉语:钩藤)等十余种中草药材,遵祖传秘方要求即:“冷病以辛热药为主,热病以苦寒药为主,分晨采治冷病,申时采治热病”的辨证施治方法,配制成活血化瘀、理气调经、杀菌消毒等功效的沐浴汤汁,泡浴者坐在木桶内自行或护理人员协助下进行沐浴,以出汗为目标,方法简单实用有效。

        采用祖传侗族风湿药浴在“医药养生养老康复会所、通过洗药水澡、擦药酒、贴药膏、等传统中医外治法”

解决西药伤肝、伤肾、汤药伤胃,颠覆了传统治病副作用大的难题。


经典案例

贵州银老太医药有限公司深圳区体验馆(杏林侗浴体验馆)!

地址: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官田北环南区7巷14号(一号公寓)

电话/微信:13794626699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源自苗侗,深山里的药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jkx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