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把《教育案例写作研究》的第一章读完了,主要涉及案例研习方法和案例特征,陈教授认为教育案例具有故事性、真实性、启示性三个特征。正是因为这几个特征,我觉得它对于一线教师很友好,更适合一线教师。尤其是里面有很多生动的,教学一线真实存在的故事,让人更容易读进去,更贴近教育现实。
最令我觉出陈教授撰写此书用心至深的是本书的使用建议部分,陈教授为了使读者学习教育案例写作和研究的目标,帮助教师理解和掌握教育案例的写作和研究方法,体会教育实践的真谛和艺术,提高案例写作和研究的能力与水平,对读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采用实践者的姿态仿真参与。每个案例研习讨论结束后,回望梳理,投身实践,不断反思改进。
二,以思想者的面貌参与。他认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总体方向和趋势是教师的角色,由思想的提供者转化为思想的促进者,所谓思想的提供者,就是教师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学生,学生成了思想的接受者,学生的大脑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所谓思想的促进者,这就是教师创设学习情境,安排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与书本对话,与同伴对话,与自我对话,在对话中有所发现,有所改变,有所成长。学生的大脑不再是等待填充的“容器”,而是渴望点燃的“火把”。同样的道理,作为教师,我们的大脑也是需要自己点燃的“火把”。
对到这部分的时候,尤其说道创设学习情境,感觉和大概念教学的实践部分有异曲同工之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