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物有灵且美》160页的小书。原以为只是本手艺人的见习录,在书店偶尔翻到,就被里面日和式画风吸引。作者本身是位漆器工艺家,在日常制作中也遇到过瓶颈和迷茫。但这些都是穿插在其他手艺人的故事里。
书里的故事适合累了倒一杯水,随意翻开阅读。讲的是不同造物家的”手艺经“。手艺人称自己的手艺为”造物“,感觉就很大气,如同神来之笔,把原有的材料,糅合成新的美的物件。手工造物,坚持最初的动力:自愿,之后为打造精品不惜限量,百里挑一的选择材料,最后用知性、合手完美的工艺打造新的物品。无论是日常器具还是展示品,都带着手艺人独有的气质。
衣物设计师坂田敏子:本着对衣料的喜爱,开始服装制作,最爱手与面料触碰时不同的感觉,再凭着面料的特色,任性发挥。一块布料有时只能出一件成衣,但却是能够穿着最妥帖的。衣物穿久了,变带上人的气息,无法穿时,割舍就成了一种难过的分离。因造物而恋物的设计师,造制衣中恋上了这份合适与妥帖的感觉。
家具设计师永见真一:选择合适的木材打造家具的过程,就像见证一段木与人之间的缘分。”树静默不语,等待着注定要遇见的人“。木材取自自然,为了合理调度,能够长久使用的设计,他才会使用整块的原木。设计师把注入感情的家具带到世间,在他们开启旅程后,依旧牵挂。“相遇和分别,构筑着美好的时间。”
造纸人吉冈太志 典子:没想到这个年代还有用树皮打浆制作成纸的手艺人。这一对夫妇在大自然里,耕田、造纸、听音乐,颇有隐士之风。造纸做到忘我,不再乎世俗评价,不刻意迎合时间规则,把树皮变成纸,踏踏实实,如同虽薄却强韧的纸。
料理家 米泽亚衣:搭配食材中来一场与食物的旅行。料理师把工作视为一次与食物的不期而遇。在市场里随缘遇上想做的菜,买回来随心情料理,不经意开启食材另一面,触碰新的味蕾体验。如果一种做菜的方式久了,我们对于食材就会陷入一种固化,但是用不同的搭配、火候、刀工切法等等,或许能遇到食材生性本貌的另一面。这样料理和煮饭两个事情,高下立见。
里面暖暖短短的手艺人不胜枚举。文不长,话语精致如其中的物件。
“当一种崭新的未知呈现出来,我们感知到它的协调优美而不粗俗,那个瞬间让人身心愉悦。”
风雅之物大多来自日常,美物从极少的偶然机遇中诞生。但如果真要给美下定义,那反倒是变相的压制。美能从对比显现,却在定义中形变。没有完美无缺的事物,对于手艺人而言,真挚努力做出来的东西,就能让自己欢喜不已。
把当下要做的事情当成享受,前提是当下做你最想做的事情。(作者在做漆器时遇到迷茫,多方寻找答案,还是选择回归本心。)如果带上功利心可以激发你的斗志,久了却会迷住自己的本心。
一个人持有的东西,是他人格的部分呈现。如果可以,在承受范围内,给自己用品质最好的东西。物与人相互的陪伴,就了都带感情。不如选择好物相伴。长情并非坏事。
以书面的一句话收尾:“能抵达美的真谛的,只有人。造物本身,在人创造的不完美中坚持存在这件事,就是活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