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有些大家喜欢概括人生,把成长或者修行的过程的概括成为几步。
最著名的莫过于孔子
吾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所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的概括,虽然精辟,但是不够详细,我们只是知道圆满的人生叫做随心所欲不逾矩,但是却无法知道如何才能做得到。好在除了孔子之外,还有其他人概括成长。
禅宗惟信禅师 概括悟禅的过程
老僧30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未修行的时候,对世间万物只是常识性的认识,所以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开始修行的时候,接触到智慧和知识,结果反而开始怀疑自己所见到的一切,否定自己所知的一切,于是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最终彻悟,明白一切还只是原来的样子,无需计较,便得自在,最终见山只是山,见水也只是水。
大师王国维描述求学的三个境界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忘尽天涯路
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第一境界是一种立志,是一种眺望的姿态,独上高楼,忘尽天涯路,几分豪情,几分悲壮,誓为心中信念而走遍天涯;第二境界是追求的过程,过程中充满了荆棘和痛苦,然而却始终不悔;第三个境界,则代表圆满,猛然发现,自己想要的东西,原来一直就在我们身边。
哲学家尼采概括人的精神为三个层次
人的精神有三种境界:骆驼、狮子和婴儿。第一境界骆驼,忍辱负重,被动地听命于别人或命运的安排;第二境界狮子,把被动变成主动,由“你应该”到“我要”,一切由我主动争取,主动负起人生责任;第三境界婴儿,这是一种“我是”的状态,活在当下,享受现在的一切。
不难发现,这些大家学者们,概括的成长步骤大多都分为三步,而且相似度也挺高。大概都是从向往到寻觅再到回归;从单纯到复杂再到简单。所谓的彻悟,大概就是明白,人世间最可贵的东西,一直都在我们身边,只不过被我们忽略了,与其说人生一场追求之旅,还不如说是一场发现之旅,最终的圆满,只不过是发现那些我们一直拥有,却一直被我们忽略的美好的东西。
是不是就像骑着驴找驴,只有全世界都找不到自己的驴在哪的时候,才能突然意识到那头驴其实就在我们屁股底下咧着嘴冲你笑。高晓松老师在他的脱口秀节目中有一句开场白:行万里路,才能回到内心深处。我这么理解,首先,行万里路,为的只是回到内心深处,然后,想要回到内心深处,必得行万里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