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上花钱,我是非常支持的,毕竟付费学习,比自己摸索效率高太多了。但如今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往往在付费学习的路上,很容易走偏。
我前不久加入了一个早起的社群,这个社群的目的就是帮助并陪伴大家早起,会分享一些早起的经验,也会带着大家早起后读书。
但这对于我来说帮助并不大,我已经能做到早起,而且很早就能做到早起。如果我要跟着社群共读的话,那么我自己的阅读计划就会搁置,这就有点本末倒置。
如果非要找出点有用的,那可能就是早起打卡吧,经过多年的摸索,我发现早起打卡并不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
如果不需要打卡的话,你起床后只需要手滑一下,就能把手机闹铃给关掉。而这时你需要打开手机,找到打卡软件,然后再把打卡截图发群里,这时随便蹦出来个什么,就把你注意力给吸引走。
可别说自己自控力强,如果自控力真强,那为什么每次玩游戏、刷短视频就停不下来呢?
所以说,早上最好是能不碰手机,就不碰。那话又说回来,既然我已经能做到早起,甚至也能合理规划好自己早起后要做的事情,那再加个早起社群的意义,就不大了。
虽然加入这个社群没花钱,但延伸到付费学习上,我们花的冤枉钱和时间,就太多了。归根到底,还是对自己需求的不清晰,对目标不坚定导致的。
去年总结的时候,我算了下,在知识付费上花了将近一万左右。这一万元里面,跟我想要做的几乎不搭边,前几年也是一样的,本想学写作,却跑去买了套Excel的课程。
这跟我们逛超市、淘宝是一样的,当你没有明确要买什么时,很容易买回来一堆根本用不着的东西。
去年我的计划是通过每天输出一千字,来提高写作能力,让自己在未来有更多可能性。
那么我所有动作,是不是都应该跟写作挂钩,再细致些,所有的关注点,都应该放在写作方向上。
然而在我因公司重组离职后,经济上的焦虑让我很快忘记了自己的目标,看到有人通过做闲鱼每天都能赚二三百,就心动了。
结果竟然没利用这难得的闲暇时间去研究写作,而是花了几千元买了一套关于闲鱼的课程。
虽然那时我学完了课程,也去实际操作了,却只操作了几个月,就放弃了这个项目。其中细节,就不再赘述了,总之后来复盘开销时,发现这几千元完全可以省下,甚至只花几百加入一个纯写作社群,也比这个强。
现在回看这段经历,之所以跑偏,实质上是自己内心盲目的恐慌造成的,当你被内心的恐惧遮蔽双眼时,很容易搞不清方向,最终花了一堆冤枉钱不说,还浪费了大把的时间。
今年我就学乖了很多,没再盲目去买过什么课。即便是自身管理出问题,我的第一方案是先找书。
比如早起这件事,之前的我虽能做到早起,也能利用早起的时间读书写作,但效率太低。因此我就买来了《早起的奇迹》来解决我的问题,也正因为这样,在加入到早起社群时,发现这里没有太多我需要的内容。
对于想学的课程,我不再像之前那些看完介绍后,就直接下单。而是把它记录在本子上,标好价格、内容,然后再花些时间去考察该老师。
如果觉得老师水平在线,课程也是自己想要学的,就先把它提上日程,给自己规划个学习的时间。这样才能保证,你的每次付费都是理性的,不是头脑一热,就把钱送出去了。
其实关于付费学习,关键在于你是否真正明白自己的需求,如果你还没想好自己的目标,那不管是谁的课,都不要急着买。
不妨先复盘下自己这两年的经历,再思考下未来想要走的路。
想清楚,想明白后,再考虑是否要花这个钱,而不是通过不停地买课,来缓解内心的焦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