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对人来说有两重。
人能说的基本词有两重。
一个基本词是“我—你”,
另一个基本词是“我—它”。
所以,人的“我”也有两重。
基本词是用生命说的。
说了“你”, 说了“它”, “我”就也一起说了。
“我—你”这个基本词只能用整个的生命说。
“我—它”这个基本词不可能用整个的生命说。
谁说了一个基本词,就走进了那个词,站在那里。
人之为生命(Menschenwesen),其生活并不就是一揽子及物动词。
它们建造起来的是一个“它”的王国。
至于“你”的王国,则有另外的依托。
人在感受事物具有的东西。
但把世界带给人的,并非只有感受。
感受带给人的,只是一个尽是“它”“它”“他”“他”“她”“她”的世界。
进行感受的人,并没有深入到世界里。所谓感受,都是“在他的里面”,并非在他与世界之间。
世界也没有深入到感受里。世界被感受了,但没有被在意。世界并没有做什么事情以被在意,当然就遇不上谁在意它。
[一个]作为感受的世界,属于基本词“我—它”。
基本词“我—你”,则缔造了[一个]联系的世界。
联系的世界,涉及三个疆域。
第一个:自然的生活。
联系在黑暗中回响,不能说话交流。
第二个:人的生活。
联系是公开的,我们送出一个“你”,接受一个“你”。
第三个:灵性的生命性层面的东西的生活。
联系藏在云里,但能露出来,不说话,但能让人说话。
在每个疆域,我们透过每个出现在我们眼前的东西都看到了永恒的“你”的衣摆,我们从每个东西里都感到永恒的“你”在飘动,我们所说的每个“你”都是在说永恒的“你”,每个疆域各有各的方式。
我考察一棵树。
无论以何种[考察],这棵树都是我的对象,有它的位置、时间期限,有它的方式、性质。
但观察也可以这样发生:我在考察这棵树的时候,被带了进去,同它形成了联系,这棵树便不再是“它”。一股“一对一”(Ausschlie☒lichkeit)的力量,把我逮住了。
树的一切这时已融到一起,树的形状、树的力学,树的颜色、树的化学,树与地里的养分会谈,树与天上的星星会谈。[树里]的一切成了一个整体。
树不是印象,不是我的表象游戏,不是一种在调节情绪方面有用处的东西。它在我面前现身(leiben),同我来往,我也同它来往,只是来往的方式不太一样。
我遇见的,不是树的魂,不是树的“精”,而就是树。
我站在一个人面前,这人就是我的“你”,我向这人说了基本词“我—你”,这人就不是众多事物里的又一个事物,也不是由事物组成。
这人是“你”,其他所有东西都活在“你”的光里。
音符与音符组合并不就是旋律,词与词组合并不就是诗句,线条与线条组合并不就是圆柱,总要削削减减,才能错落有致,我对之说出了“你”的这人,也是一样。
从这人身上,我可以取出头发的颜色,说话的颜色,甚至品德的颜色,我确实可以把这人摆来摆去,这样的事情我一定可以一直做下去,但这人就只是一个“他”“她”或“它”,不再是我的“你”。
我对这人说“你”,就不是在感受这个人。所谓感受,就是“你”已远去(Du-Ferne)。
艺术的永恒起源是:形象浮现在一个人的面前,要通过这人成为作品。绝不是这人的灵魂自受成胎,而是幽影浮现在灵魂里,盼灵魂调动起进行作用的能量。关键在于人的生命活动(Wesenstat):人使生命活动运行,用人的生命把基本词,向那幽影般显现的形象说出,然后,进行作用的能量奔腾流动,作品便出现了。
活动,需要供品,也需要冒险。
作品要的,是和面前的东西一对一。
作品是暴烈的——要是“我”做得不够好,它就碎掉,或者把“我”弄碎。
浮现在我对面的形象,我不可能感受、不可能描述;只能使它成真(verwirklichen)。
它不是众多“里面”的事物当中的又一个事物,它不是“想象”的产物,它是一个就在眼前的东西。
这就是真实的联系,我就站在与那形象的联系里。它对我进行作用,我也对它进行作用。
创作是造化[形象],虚构是找到[形象],塑造是发现[形象]。所谓[使形象]成真,就是指我[把形象]揭开。我把形象送过去——送进“它”的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