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微信的封面上我贴了一首词,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我刚才对着这首词发了半天呆。中国汉字真的是博大精深,导致我在怀疑东坡先生都不愿告诉你这个秘密。我的证据是在原词中四十七岁的东坡先生在黄州城外的赤壁矶追忆当年周瑜无限风光时所说的这句:“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我现在遥想着当年的赤壁之战,曹军大败,这里不谈孟德败走华容道。我想假如没有诸葛孔明的舌战群儒,七星坛借风。怎么能有“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我的参照标准是电视剧《三国演义》)况且,我见周瑜只有纶巾,何来羽扇?因此就觉得这里东坡先生是把诸葛亮语言的博大精深以及神机妙算省略了。我说这个的意思是当思考一件事的时候,这件事意思可以延伸,不然我先前老傻乎乎地以为唯有周公瑾是那么的雄姿英发。
这里或许你有你的一套说辞,他有他的一套理由。就比如你说:车到山前必有路。他可以推翻你:不撞南墙不回头。你可以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他也可以说:人生何处不相逢嘛!我把这些一直理解为是抬杠,这个不好笑,更不幽默,幽默是笑过之后的反思。这是一个立场问题,人只要立场站的住脚,我觉得可以天马行空。
我相信每个人都渴望快乐,就犹如人类永远在逃避痛苦一样。然而痛苦与快乐又是相辅相成的,这是个矛盾,生活中必须要寻找到矛盾的平衡点。逃避着痛苦不代表痛苦不存在,这就仿佛黑暗中的一双臭袜子,看不见但它在那客观地存在,你若想闻不到那气味唯一能做的就是把那拿去洗干净,或者要么直接扔了,总之必须要把使你不舒服这件事做了。因此不要只看到别人的快乐,而忽略了快乐者的心态。假如没有充分足够的理由去认识心态这件事,那么我觉得就要反省了,人!不能好高骛远。当然我相信人的潜力是无穷大的,这个仿佛可再生资源。
贾平凹在《游戏人间》中《读书本是无用事》里面提到:不要论他人短长是非,也不必计较自己短长是非让别人去论,不热羡,不怨恨,以自己的生命体验着走,这就是性格和命运,命运会教导我们心里平衡。
所以我觉得字面意思有时会误导我们,我认为那成了一种现象,我拿雪佛兰销售之神乔吉拉德举个例子,我姑且承认他是个销售之神。假如每个人的性格都和这个人一样,印十万张名片逢人就推销自己,这样的毅力真的可嘉,那么我觉得他的成功是必然的,可问题是忽略了人与人之间性格都有差异。所处的环境,阅历,见识等等各有各的局限性,因此出现了不同的路线。
那么,我是谁?这仿佛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今天的我并非昨天的我,这不是在说善变。每新的一天都要比昨天进步一点点吧,以前看武侠,基本上看的一头雾水。谁在情花谷无意碰到了情花,中毒颇深。谁又随之而来挨了玄冥神掌。哪个又被注入了四股真气,不经意间又学会了吸星大法。移花接木过去这下体内就灌进了很多内力,从而练就成护体的九阳神功。现在细想起来,有时真想给自己发出黯然销魂掌。跳出这个理想化,真把你放尽武侠的世界里,充其量也不过是丐帮的一个充数的。
人人都有改变他人的雄心壮志,至少是都想给别人讲讲自己的道理,我现在都有这个嫌疑。我曾经看奥格.曼狄诺的《十道羊皮卷》后,我心情澎湃,热血沸腾。后来我就发现这不对,我并没有那样的经历,我是活在了别人的世界中,对我而言唯一的收获就是吸收里面的好心态处理好周围的一切小事,这不是鸡汤。
说了这么多,读书还是要深度意义的去理解,去正面延伸。由一句词“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所联想起来的以上让我更深层次地明确了阅读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一永恒定律。我想只有真正明白了这个,我刚才才没白白发呆。假如说这也可以称其为自负的话,那么就让我慢慢修炼自信。
温柔刀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