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阅读吴晓波先生的《激荡三十年》时,翻开书即被深深被书中所叙述的三十年的风风雨雨所吸引,所以迫不及待地快速阅读完了全书上下两册。
作者一改以往同题材书籍的叙事手法,以其娴熟的文字功底、敏锐的商业洞察力和对中国企业史的精深研究,将改革开放30年来这段变革中的激荡岁月娓娓道来。书中所叙述的企业与人物无不是我国这三十年来各个行业,各领域的典型代表,或成功,或失败,或正面,或负面,让我们从其中学习。
许多功成名就至今日的改革成功者,曾经也走过荆棘路。当年的王石同样身无分文过,在深圳街头时的迷茫和毫无方向与现在的年轻人没有丝毫差别。然而他却主动地跟上了时代的脚步,倒卖起玉米,在“摸着石头”的过程中渐渐找到方向。当年的柳传志在中科院中不过是一个专业不精的工程师,但是他所拥有那个年代人少有的经营热情与智慧致使他脱颖而出。当年的许多人不过是与我们一样的青年人,那些衣着光鲜的熟悉面孔也曾同样面对时代的困惑而苦于自我救赎。然而他们与一般人不同的是他们找到了一般人找不到的、属于自己的时代切入点。
要在激荡中保持理性,在危机中奋斗不止才能不断地超越自我,迎来自身更一步的发展与升华。正如白岩松所说,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不容易。我们要做的,就是时刻准备好自己,等风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