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我们是喜爱速溶咖啡的,它陪我们度过了无数苦熬的夜晚,支撑起了我们每一个睡眼惺忪的清晨,它是我们的咖啡启蒙老师,它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就是咖啡的代名词。
后来,我们喜欢上了星巴克,再后来,我们迷上了精品咖啡,甚至是自己做咖啡。于是,终于,速溶咖啡越来越少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再见时常是报道速溶咖啡销量锐减或是“健康杀手”的负面新闻当中。
速溶咖啡的风光不再是伴随着经济发展人们需求提高以及健康意识提升而来的,几乎是必然的结果。
速溶咖啡真正意义上的诞生是在1938年,距今已经有了80余年的光景,近百岁的年纪。
1890年,一位新西兰人发明了速溶咖啡。
1901年,一位在芝加哥工作的日本科学家做了改良。
1930年,巴西政府为了解决咖啡豆过剩的问题,向瑞士公司雀巢提出合作请求,开始研发速溶咖啡技术。
1938年,雀巢研发出了更先进的喷雾干燥法用于速溶咖啡制造,才将速溶咖啡真正的推向了市场。
2018年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现磨咖啡在咖啡总消费量中的占比超过87%,速溶咖啡占比小于13%。而在中国,速溶咖啡占据着84%的市场份额,现磨咖啡的市场份额仅约16%。
全世界都在嫌弃速溶咖啡,我们其实也紧随其后。越来越多的咖啡馆兴起,越来越多的便利店和快餐店卖起了咖啡,就连做速溶咖啡起家的雀巢也牟足了劲推销自己的胶囊机,时不时还搞搞线下快闪店甩一甩速溶廉价咖啡的品牌标签。看好的都是未来的现磨咖啡的潜力,也自然反衬出速溶咖啡的颓势。
所以,我们为什么不爱喝速溶咖啡了呢?原因很简单:不健康!
为了降低成本,制作速溶咖啡的原料一般都会选择价格低、产量高、苦味重且咖啡因含量高的罗布斯塔豆,其中也不乏的碎豆、坏豆、不良发育的品种,这样的“原材料”无论是成分还是味道都必然是先天不足。
味道不足,添加剂凑。大多数三合一的速溶咖啡中为了改善口感,增加香味都会加入很多的添加剂、奶精和白砂糖等物质,而其中的氢化植物油中包含“臭名昭著”的反式脂肪酸,长期饮用会对心脑血管系统造成危害,而大量的糖类和脂肪也很容易让人发胖,这都成了速溶咖啡的原罪。
速溶咖啡的制作过程简单粗暴的理解其实就是不好的咖啡豆加工出的咖啡加上各种对健康不利的添加剂的产物,这显然不是啥日常饮品的好选择。为了摄取点咖啡因牺牲掉健康,可谓得不偿失。
今天北京下雨,茶水间咖啡机罢工,于是跟同事讨来了许久未喝的速溶咖啡,果然,清醒了,代价是嗓子难受了一个下午。
终于,我们从精神到身体跟速溶咖啡彻底分了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