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日盛。
回看党史,调查研究是我党的传家宝。毛主席一生对调查研究极其重视,给我们留下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的著名论断。
他自己也写了很多调研报告,其中比较出名的是《寻乌报告》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
时代在变化,调查研究的手段也在变。最近学习了廉思教授的《如何有效开展调查研究》和潘绥铭教授的《论方法》,梳理了一下调查研究的常用方法。
什么是调查研究?廉思教授认为,调查研究是认识社会现象的实践方法与技术手段之一,是人们探索社会问题的有力武器。他从“蚁族”“工蜂”等十几项调查研究,总结出“深度入场、共情交流、抽离研判”的研究经验。
如何形成有效的调查研究呢?他认为,是在预期和现实之间不断的磨合中形成的,也是在调查者和调查对象之间不断往复的对话中形成的。
调查研究的过程,就是我们和调查对象的思想互相碰撞、彼此塑造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调查对象是和我们一起生产知识的合作伙伴。
一、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一般的适用场景要满足三个条件,分别是:大规模、定量、成分单一。
满足以上三个条件,我们就要开始设计问卷了。要求我们要随时随地地代入调查对象的视角,设想他们在填写问卷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障碍。
扫清三种障碍:第一种障碍,叫作“看不懂”;第二种障碍,叫作“看懂了,但是不想答”;第三种障碍最不容易发现:人家看懂了,也想答,但是答案对你的研究没帮助。
设计好了问卷,不要急于大范围发放,要先行“试测”,就是在小范围内先进行一轮试验性质的问卷调查,从问卷结果来修正问题。
二、座谈会
座谈会适合定性的研究。主要原则是“求异”,这要求主持座谈会的人要努力发掘不同调查对象之间的差异,当然,最理想的情况,是各个调查对象也在积极发掘彼此之间的差异。
座谈前,要设计座谈提纲。除了开场和结束语之外,最主要的部分,就是一系列的问题。首先设计一个暖场问题,必须是简单的问题,不能太难回答,还要让调查对象感到亲切有趣,激发他们的表达欲。后续的问题也应当是由表及里,由浅及深,先从回答难度低的问题入手,然后逐渐深入。
座谈会的至高境界是“自然”。潘绥铭教授告诉我们,“自然”指的是调查对象能够像日常交谈一样,自然而然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而一场座谈会的最高境界,恰恰是让调查对象忘了自己是在参加一场座谈会。
应该如何挑选座谈对象呢?廉思教授在他的书里列了三条标准,我为你归纳为三个“足够”——足够相关、足够陌生、足够平等。
主持人的核心职责,就是激发讨论。只有激发大家讨论,我们才能够在座谈会上搜集到充分的信息。主持人的第一个要点是倾听。只有主持人愿意倾听,调查对象才能够有更多更自由的讨论空间。第二个要点是引导,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把跑偏的讨论拉回正轨。
三、深度访谈
“深度访谈”通常是一种一对一的访谈,是访谈员对受访人发起的一场有目的的自由交谈。一场深度访谈通常分为前期准备、现场访谈和资料整理这三个阶段。
前期准备。你需要在进入现场前就充分地掌握受访人的信息,并且根据这些信息设计出一套有针对性的访谈提纲,这个准备要“过度”,准备好足够的问题。
现场访谈。在访谈现场,访谈员可以根据受访人的讲述随时追问,深入细节,了解他们真实的处境和想法。地点要以受访人的轻松和方便为准。衣着要尽可能消除访谈员和受访人之间的身份差异。
整理资料。假如在访谈的过程中没能录音,必须在访谈结束后的第一时间整理材料,尽可能还原访谈中的关键信息点。另外,除了受访人说过的话,还要留意记录受访人语句中的感叹词,他表露出的情绪,以及说话时的姿势等。
四、田野调查
“田野调查”这个词来自英文里的fieldwork,其实它的本意就是实地考察。和前面三种方法比起来,田野调查特别强调调查者亲身进入调查对象的生活环境,体会他们的所思所感。
田野调查最初几天,我们要做的事情有点类似于闲逛,社会学的说法叫“环顾”,也就是亲身进入调查现场,多走,多听,多看,对周围的环境建立起大致的了解。除了采集数据,我们还要留心观察周围的生活设施。
作为外来者,怎么才能被目标人群接纳呢?在这个问题上,很多社会学家都有一条相似的经验:只要找到目标人群里的关键人物,和这个人交上朋友,我们就掌握了进入目标人群的钥匙。
在田野调查里,平等和尊重是调查者和调查对象交往的首要原则。在调查现场,我们不是冷眼旁观的研究者,而是街坊邻里,是亲近的朋友,是好奇的学生。要主动地和陌生人打招呼。
基于这个原则,潘绥铭教授总结了田野调查中最主要的三种采集资料的方法,分别是旁听、聊天和体验。潘教授说:“对于任何社会学调查来说,所谓‘追求真实’并不是‘挖掘宝藏’,而是‘创造条件’。”
总结:
调查研究是个技术活,不是光看几篇理论文献、看几本书就能学会的,需要真刀真枪地练。
面对一个复杂问题,小到公司难题,大到社会问题,我们都可以综合运用这四种方法,先用问卷法定量研究,再用座谈法、访谈法定性分析,最后深入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不怕找不出问题的症结和解决方案。
作为调查者,我们要做的不是从客观世界里抽取我们所以为的真相,而是融入世界,让真相在我们面前发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