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均由金寨摄影家陈明/摄】
走近南溪(一)
曲赣江
说及史河,不得不说上游的梅山水库,梅山水库大坝是新中国之初,为治理淮河,由我国自行设计施工的,也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连拱坝,坝高88.24米,全长443.5米。山谷之间,巨大的落差,愈发显现大坝雄伟壮观,气势磅礴,宛若飞龙横跨在高峡平湖之中。
梅山水库的兴建,进而形成了人工湖,大多时光,湖水碧彻,微波荡漾,滋养库区两侧的植被生长,风景秀丽。近年,随着民用无人机的推广,航拍兴起,得以俯瞰梅山湖的绮丽如画风景,跳脱了一时一地一景的拘泥,千山万壑扑面而来。于是,春之娇俏、夏之繁芜、秋之惊艳、冬雪之凝重,如画卷漫展,威武了绵延起伏的山峦。久居在外的金寨人,喜将梅山湖冠以“故乡的湖”,聊慰乡梓之情。
八月的末,背上行囊,几件夏秋换洗衣物、一个充电器、几盒卷烟,随即将身影掩没于大别山崇山峻岭之间。一直说进山,总是将脚步止于梅山,不曾涉足南溪、斑竹园、白雀园等从文字中谙熟于心的红色土地。只想转转,一次行程一个地儿。
由梅山至南溪的道路,平坦、宽阔、整洁,焕然一新。喜欢沉浸在道路一侧的乡村土地、郁丛林木包裏的庄户人家,烟一片,云一片地掠过眼前,氤氲于天马行空的脑海。遗憾的是,由于缺乏山区生活的经历,无法准确表达冲、畈的区别,千篇一律称之为山谷之中。
若为旅游,去金寨乘动车是个失误,没有穿行在川贵崇岭间的视觉冲击,反而不似乘公交车,在山间左一道弯右一道弯的恍惚时光。驶入高处时,八月末的大别山,莽山叠翠,耸立的山顶为丛林覆盖,少几分锐势添几分柔美,放眼眺望,一道道山峦如层澜峰涌,籍借山岭巍峨之势,顿生汹涌澎湃之感。
放眼山岭,压弯腰的板栗,临秋而红的柿果,云一片海一片的竹林、松木,绽放花絮的芭茅草,知秋早红的枫叶,风一鼓荡,夏的闷燥秋的高爽,扑面生香。最美不过一侧山下的湖水,宛若深蓝丝带,“那是梅山湖。”司机健谈,“芭茅草形似芦苇,没芦苇高大。”友人告知:生于水畔称为芦苇,生于山间称为芭茅,如《晏子使楚》中所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山路弯弯,经过一段为墙院逼仄之路,一遍开阔之地豁然呈于眼前,“这就是南溪,到了。”司机提醒。曾经在《声音》中写过南溪,全镇人口5.3万,约1.8万人口外出务工,距湖北35公里。更早些的概念停留在“一镇14将”,南溪在新中国1955年授衔时,有14位将军,仅次于独山16位将军,是皖西第二大将军镇。荣誉与付出是对孪生兄弟,与之相应的,是革命战争年代腥风血雨中,当地人民更多地付出和牺牲。
眼前的南溪,楼房林立,车站整洁,街面整洁,学校、餐馆、宾馆、店辅一应俱全,这样一座小而紧凑的现代城市,突兀出现在山洼里,让人颇为讶异,却又在情理之中。跑车的师傅却是解了我的惊疑:前些年,全国发展小城镇建设,南溪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师傅很欣然:现在吃不愁喝不愁,城市里有的都不缺,就是医疗条件跟不上,生个大病得往县上跑。师傅递过一支烟,不错的利群烟,感概:只要继续发展,总会得以改善。
小镇倚山面水,能看出经过规划的痕迹。小镇人的观念也在变,小镇人家已鲜见在门前挖口小池塘,在大别山区,门前无水砌个池塘是风俗,既为浆洗方便,亦有聚宝盆之意。而今,自来水通到户,一些观念也在变,这种改变却是为人所欣于接受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