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这本《收益递增》读书笔记第二十篇。
你为何会喜欢一本书。因为他能引起我的共鸣。不可能整本书你都喜欢,引起你共鸣的只是局部的点。但当这些点多了,你就会喜欢上这本书。这有点像爬山过程中的落脚点,或是抓手,你只有有了着力点,你才能用力爬上去。书中的这些可以引起你共鸣的点,就是你学习进步的着力点。如果一整本书,你一点都看不懂,就像读一本你不懂的外文书。这和不借助工具爬电线杆子一样,你是爬不上去的。读书也是要有方法,要循序渐进。
这本书中我第一次看的东西,我可能不懂,但当他再出现在另一本书中时,他就可能变成了我的抓手。因为经过两本书的相互印证,我可能就对这个概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所以看书要多看,成体系的看。就算你再笨,看的多了,也能琢磨出来点门道。
还有书一是启发我们思考,但更直接的他也是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我们看书可以了解作者的思考逻辑,看他是如何证明他的论点。这个过程我们会有两个收获,一是学习作者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二是得到一个最后的结论,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为啥会想到这个,因为我又看到一段我不懂的东西。不懂就不懂,这和你的手机一样,你只要会用就行,没必要知道手机里面的各种原理。你也不是制造手机的,也不是维修手机的,那么是否知道里面的原理也就没有太大关系。
不懂,我也尽量的去看,这次主要是记忆,初步的了解。对于我更重要的是结论,有了结论我就可以直接用了。
一本书就像一只被狮子杀死的猎物,狮子吃一部分肉,剩下的骨头鬣狗,秃鹫可以吃,再剩下的残渣剩饭还有蚂蚁,和其他的微生物可以分解。我是那个牙口不好的,所以这本书我只能挑容易啃的地方吃。当我下次看的时候,可能就能啃点骨头了。所以一本值得看的书,还是要多读几遍的。
每个思考都是从一个点开始的。如果我完全跟着作者的思路走,那么我的思考有多少又是我的呢?我希望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就像我以前说的,读书就是拆他人的楼,盖自己的房子。我跟着你的思路走,但不是为了重复你,而是为了好拆。再有一本书他的侧重点还是为了解决一个或是一系列的问题。而我的重点是认识世界,是一种构建。再说了,他想解决的问题,不见得就是我的问题。我重点关注的是作者眼中的世界是怎样的。收益递增问题,社会转型问题,根本不是我的问题,我也远没到思考国家大事的层次。我现在的问题,还是侧重于解决我自己的小问题。我也想忧国忧民,只是能力不允许,那我就只能先做好自己。
翻到这页出现了马歇尔这个名字。这让我想到,上个月刚看完他的《经济学原理》。也是一本我看不懂的书,因为水平有限,也因为他写的东西与我交集少。我对他那个时代了解少,所以他写的东西不能引起我的共鸣。他写的是他当时遇到的问题,而我们现在的问题不同了。而那些不变的,又太专业的我又不懂。所以看了之后也没有什么收获。
每个作者其实都是在用他当下的视角去看当下的问题。没有一个理论是可以在时间的考验下,始终是无懈可击的。人的局限性就觉得人的观点也必将是局限的。
感觉自己还是很虚,需要沉下心来,不能再纠缠于表面的东西了。需要琢磨一些具体的问题了,把脚踏在实地上,找一个坚实的根基,再往上盖楼。这跟逛商场一样,你已经逛了一圈,基本情况也了解了。那么下一步就是要决定买什么了,如果总是这样逛,最后你的手里还是空的。多看,多了解,找到自己喜欢的。找个切入点,扎根,深挖。只有深入,你才能更具价值与稀缺性。也只有根基牢固,上层建筑才能稳固,你的楼才能盖的高。
一本书最重要的还是他的观点,论证过程是可以替换的。这和树一样,树干是最重要的,树枝,树叶是可以砍掉重新长。但是树干没了,树也就没了。
一个问题的论证过程,就是一个从现象到抽象的过程。从众多现象中,抽象出来规律。把众多的事件抽象成可以用语言文字表达的规律。
在经济学领域我感觉论证一个问题太难了。因为一切都是变化的,而且你的每个决定,观点,假设都会影响你已经确定的决定,观点,假设。在你的论证过程中,你的前提条件就改变了?所以你只能不断的持续进行论证。没有一个参照物是不动的,大家都在动。这和物理化学不同,那些物质都是死的,你今天看和明天看他们没有区别。而经济学研究的是人,今天的你和明天的你肯定是不一样的。研究活物比研究死的难多了。
又写了这么多,跟这本书都没关系。其实我看这本书就是一个题目,收益递减。书中内容都是在论证这个观点,和他的这个观点是如何产生的。观点有一个,可是影响观点产生的因素却有很多。他是发散性的,从很多因素中产生一个观点,然后这个观点又能影响很多其它因素。就像是这本书,已经让我产生了几万字的废话了。
不写了,贴对联去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