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有什么用?我这个不读书的人照样发大财。画画有什么用?弹钢琴有什么用?又不能当饭吃。运动有什么用?还不如睡觉呢,文学哲学有什么用?他能像科学一样创造汽车吗?能给人类带来便利吗?
我们经常能够听到类似的问题“这个东西,做这件事有什么用的吗?”“这个一点都没有用”。每当我们遇到这样的问题时,我们或许会很生气,因为这个人可能根本不了解我们所做的事情,就来质疑我们所做事情的有用性。
出现这样的矛盾,是基于一个人们长久以来存在的行为习惯——实用主义。
因为因为人的一生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它非常宝贵经不起我们浪费。所以我们都设法从最短的时间内从事最有价值的事情。于是,在做事情之前,我们便开始追问,这件事到底有什么用?在不停的追问与寻求答案当中,便形成了自己的实用主义的思考习惯。
而且每个人心中的“有用”的标准是不一样的,因为基于每个人过去经历的不同,导致这个人在反思过去总结出对于他来说最有用的事情。并以此为基础来去追问其他人所从事的事情。
这很容易引起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因为一个人在没有充分了解新鲜事物之前,基于他脑子中的固执成见,会对任何新的事物充满着质疑问难。
至于,到底对于一个人来说什么是有用的?这要看个人的追求。
年轻的时候,没钱没势没名,迫于压力在社会上立足,他很可能倾向于追求金钱和生活稳定,所以一切能够提高他工作效率,为他带来金钱利益的事情便是有用的。
当他的生活逐渐趋于稳定,能够实现自给自足时,他便有更高的追求,他或许会思考人存在的意义和人生的使命,这个时候,哲学对于他来说就是有用的。
所以当一个人来去质疑你做的事情的实用性的时候,不要企图去反驳他,因为在他心里早就有了答案,他说出来就是在强化自己的观点,他的本意是通过刻意否定他人而去支持自己,他或许也说不出来这件事,为什么“没有用”?也不知道“这么无用的事情”还有那么多人做,因为他已经不想去知道了,他被自己的实用主义困住了,直到有一天,他会后悔。
当然正是基于这样的后悔,才有了更无悔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