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
今天听到一个小段子,应该是蔡康永的说话之道里的小故事,里面有句话让我忍俊不禁,“如果上台演讲会紧张,就把台下的人,都想成是一颗一颗的西瓜就好了。”
想象一下,如果你站在台上,先自我催眠十秒钟:"......西瓜、西瓜、台下的都是西瓜......",然后一睁眼,就站在一大片西瓜地边上了,这画面简直......太美。
其实对没有丰富讲台经验的讲师来说,紧张是必然的。但是,在台上,你真把人当西瓜就糟了。这个小故事,其实是为了告诉我们:即使台上再紧张,也不能采取以完全忽略听众的方式去对待一场演讲或授课。因为你的听众,其实是投入了他们的时间和精力来看你的表演,你需要设身处地地以台下观众的立场来想,才是最有用的原则。
故事里还提到一个有借鉴意义的数据:人能够集中精神“听事情”的单位,每单位大概只有15分钟。也就是说,在每15分钟之内,对方如果能听进去一件你要告诉他的事(只有一件哦),剩下的十几分钟,你完全可以逗他们开心、勾起他们兴趣,或者从他们之中找几位,站起来和你玩些问答和游戏。过了15分钟后,再开始讲下一件事,也是用一样的浓度和节奏。每15分钟,试着只讲清楚一件事。
不管台下的听众,是以什么目标来听课,只要你能体谅听讲者容易恍神,给他们些乐趣,以及两到三样有用的讯息,他们就会觉得你是个非常好的演讲者,下次还会乐意听到你的演讲。
R
这个故事虽然比较浅显有趣,但却能让我在轻松氛围下,认清一个原则、学会一个技巧。虽然我没有去把台下人当成西瓜的经历,但我讲课时,的确放不开,互动和控场能力非常弱。过往几年课件开发评审一贯的好成绩,让我内心始终秉着只要自己课件的干货多、形式漂亮,就不怕吸引不了人。然而,从去年开始,一旦评审老师的评断标准由课件本身转到了现场表现,我的弱势顿时就彰显的非常明显。当我精心制作的课件和一帮形式粗糙的课件得分一样的时候,那种挫折感,无以名状。虽然我会口口声声说,这个评审老师不对我的路,但也从未如此深刻体会到一个道理,即:无论你的长板怎样长,决定你最终水平的,只能是那个短板的长度。
I
把台下人当西瓜,其实是讲师的一个大忌。因为很多优秀的授课过程,其实是教学相长、寓教于乐的过程。讲师站在学员立场,去挖掘他们需求,然后用他们感兴趣、新颖、印象深刻的形式,让他们学习掌握到关键知识点;而学员,积极参与到讲师的授课形式和知识讲解环节中,通过良性反馈和实践成果,给予讲师情绪的再点燃和授课内容的再优化。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提升、最终效果呈螺旋上升的过程。所以,一个优秀的讲师,应该是会去迫切需要台下作出回应的。
写到这里,突然就想到娘娘这次的重庆培训,勿怪她这么自我肯定和陶醉。虽然我没有亲临现场观摩,但能想象得到,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陌生的环境里,还能这么地把和学员之间的互动做到极致,仅单从这一点上看,就已经无愧为一名优秀讲师了。
也许,就像故事里说的,一场培训下来,不一定需要分分钟都是干货,而是能有节奏、有浓度的去抛洒几个关键性的知识点,让学员能在张弛有度中记住3个以上,并能立马运用上,就已经是非常好的授课内容了。
D
所以,在今年的课件开发中,我应该有意识地去调整自己的课件架构和形式:
1、将课件的知识点进行规划和精简,再按授课时长,有侧重的进行挑选。精品课授课时长为3小时,那么需要学员记住的知识点,最多不要超过9个。
2、从学员角度去思考他们需要掌握的内容和方法,不以自己主观意识去设计课件(这好像就是娘娘说的“心中有学员”的一种诠释)。
3、每个知识点的讲解前后,都要保证10分钟左右的、形式轻松的非讲解内容,如视频、故事、情景演练、小组PK 活动等。
(因为课件选题还在构思中,暂时不能给出更为具体的行动计划,只能先想到这样几点,欢迎拍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