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共读第31天

《论语》共读第31天

作者: 清风明月无须等 | 来源:发表于2023-08-04 07:35 被阅读0次

每次共读前我都要通读几遍,努力去理解每一则到底是讲什么,读了几遍仍不理解的,就去看一些学者的注释。昨天看了钱穆的解读后,有些许了解,但是不太通俗,又看了樊登老师的解读,由于孩子老是闹腾,没有看完,今天早上继续看,还是剩下几则没看。

共读分享时,觉着自己没有感触深的,即使有感触的但是觉着自己没有融会贯通,所以选择不分享。我觉着这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其实这部分,我感触深的是第一则,有疑问的是最后一则。

第一则,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关于“先进““后进“,有不同解释,我赞同先学习礼乐或者说最早施行礼乐的。最早开始礼乐的是内心有仁,而外化为礼乐,更朴然,缺少文的方面的修饰,所以野人也。而后进的,相比而言,更注重外在,更文一些,文质彬彬。如果我用的话,更倾向于先进。因为后者容易走向形式主义,华而不实。也可能是自己文采不行,所以比较喜欢这一则。这也可能是樊登老师说的人知失调吧,通过孔夫子言语给自己安慰,为自己能力不足,找了一个很好的借口。通过这一段读传统经典,越来越看不下去现在的文章,要么是啰嗦,一句话能说清的,非得弄几千字;要么没有真情实感,矫揉造作,无病呻吟。这是不是说明我提高了?哈哈!大概率是我骄傲了。戒之!

我没有分享,但是最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让自己收获特别大。就是最后一则中,孔子的学生言志的问题。我觉着子路、冉有、公孙赤都说的挺好的,有远大的志向的子路,千乘之国,不出三年,治理的很好。有务实的冉有,有谦卑的公孙赤。可为什么孔子却独独欣赏游玩的曾点呢?要我是老师,听了曾点的回答后,肯定斥责他,胸无大志,要向前面的学长学习。这是我疑惑的。刚才新学姐,提到了这一则,我很高兴,洗耳恭听,但是他只是说了那个画面,没有涉及具体内容,于是在最后的时候,我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新学姐说,孔子以恢复礼乐为志,最终达到的状态就是和谐。曾点描绘了一个缩小版和谐美好状态,如果扩大了就是孔子最终要想实现的。新学姐还举了班级的例子,如果五人小组,你能够带的很和谐,那么推广到全班,也会不错的。而子路、冉有、公西华的志向境界就稍逊一筹,还是在过程中,就像平常说的,我要考上什么大学,做成什么事。而曾点是把志立在人上。新学姐这一解释立刻明白了。接着迪学姐又补充到,这也是孔子所说的“君子不器“,前者都是器了。

今天分享的人多次说到很喜欢这一章,画面感很强。我听了后,心里自卑的:我怎么这么差劲,没看出这则的好,我怎么就没有那么强的画面出现呢?努力看出画面,努力看出这则的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共读第31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ksv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