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这个名字,即便不是家喻户晓,在文学界也是人尽皆知。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是首位获得这个殊荣的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奖之后,曾经被质疑,为什么获奖的不是刘某某、贾某某和余某某?我觉得莫言获奖的原因之一,是因为他的文字开创了一种写作风格:用通俗的语言描写家乡的人和事,通过讲故事来诠释人性。像莫言这样的乡土作家有贾平凹、陈忠实和英年早逝的路遥,他们的乡土作品影响着很多人。因此说,莫言获奖是这一文学现象对国际文坛造成的“一点儿”影响,推动更多人来了解中国文学。
我们为莫言获诺奖而骄傲的同时,也在担心这将成为他的巅峰时刻,怕他写不出更加精彩的作品。时隔8年,莫言的新作《晚熟的人》问世,一上市就占据各大图书榜榜首,久居不下。看来还是有很多莫言的追捧者,我就是其中之一。
莫言的文字可以用魔性来形容,十几年前看过他的《檀香刑》和《蛙》,故事情节基本忘干净了,但有那么几个片段就像刻在脑子里一样,时常浮现。《晚熟的人》是一部中短篇小说集,12个独立的故事,故事以获诺奖之后的莫言为人物线索,让读者更有种真实的代入感,其实,故事皆是虚构。
时隔多年再读莫言的文字,比起以前的作品少了些魔幻色彩,多了些沉稳,但依然诙谐、幽默,离奇还有些诡异。没有华丽的辞藻,读起来有种酣畅的感觉,不矫情、不纠结,也不便秘,一泻千里。小说人物丰满,内容涉及面广,诸如消费名人、网络暴力、环境污染、文学痞子、啃老成性、荒诞人生等等,特别具有现实感。莫言用他独特的自嘲、反讽的笔法,着力描述人间百态,有时忍俊不禁,有时黯然神伤。。
整本书最精彩的在最后一篇--《口哨与火把》,这个故事太上头,合上书哭成狗。莫言太狠了,书都看完了,还把人陷在故事里。其实,小说的魅力就在于:在别人的故事里看到了自己,或者看到我们想象不到、也过不了的另外一种生活。更多精彩读了才知道。
PS:dou音上有人问我什么原因造成晚熟和早熟的区别。我认为是成长的过程造就了不同的人生。而作者也正是想用《晚熟的人》向读者展示一个没有过早地固步自封,而是求新求变,努力创新的莫言,他说:成熟的越晚,说明你创作创新的过程延续的越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