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第二章
一、理论摘要和感悟
1、第2章 我们究竟在谈论什么
从道义和法律上讲,凯蒂的决定没有错,只是不够成熟。作为父母,我们应该仔细分析孩子们的决定,以便重新认识它们。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孩子们决定的四种类型吧。
(1)个人喜好型:
有些父母会无缘无故制造问题。
有些家长就开始大张旗鼓地要说服孩子,去做孩子不喜欢的选择。
当孩子选择了跟我们不同的喜好时,我们会有过激反应。
但问题是,如果我们坚持认为,我们自己的方式就是唯一的方式,那么无论是谈论制作圣诞饼干还是上大学的事,其实都是一样的,都是我们这些做父母的在破坏跟孩子之间的关系。你愿意尝试抛开个人喜好去跟孩子相处吗?
“喜好”,就是你会选择这样的东西而不去选择那样的东西,无所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愚蠢的,只是与我们的选择不同而已。
然而,很多父母认为,孩子的决定要么是对的,要么是错的,要么是好的,要么是坏的。识别喜好型决定的关键在于,要看在这个决定中是否存在绝对正确与绝对错误的问题。
关于身体装饰这个问题,人们的看法不一。父母需要了解在具体情况下解决每一个孩子具体问题的最佳办法。有时候那就意味着我们可以使用“不在我屋檐下”这个理由,但是会显得我们不公平。
【关键词:个人喜好、无所谓对错、绝对正确与绝对错误】
【感悟:专制型家长往往都是由自己的喜好来安排孩子,要么逼翻了船,亲子关系一塌糊涂,要么把孩子搞的没有自见,一生随波逐流,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把精神寄托在别人身上,辛苦一生,就象“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的松子一样。其实生活中的很多事不是非对即错的,这么想的人就是偏激的。】
(2)愚蠢型:
“愚蠢”的定义是“愚笨的、幼稚的”或是“掉以轻心的、傻瓜似的、荒谬的”。
但是这里的“幼稚”可不是什么善意的打趣,它可以被定义为“缺乏常识或者对事物的理解,是代价很大而且愚蠢的举动”。
如果我们总是期盼着他们做出跟我们一样的选择,或者总是期盼着他们一直都能做出最好的选择,那么我们就是愚蠢的人。
他没有别的选择。正是因为孩子们的思想还不成熟,才会有这样那样唐突、愚蠢的举动。
【关键词:幼稚】
【感悟:家长应该包容,毕竟孩子思想还不成熟,一定要避免自己陷入“偏激”状态,失去自我控制,对孩子和自己造成伤害。】
(3)道德败坏型:
不能做虚伪的论断,包括对待自己的身体。要想大谈孩子对待自己身体的方式(抽烟、吸大麻、喝酒、文身、穿刺),我们需要先看清楚自己,并确保我们好好照顾了自己的身体。
我们这些做父母的经常都是在了解了道德差距以后才提高了自身的道德水平。如果允许的话,我提醒各位注意自己的娱乐选择,是否参与过色情活动,有没有桃色事件,在商业或税收上是不是诚信。
这种问题可以列举很多,但是各位应该明白我的意思,我们每个人都不完美。可是,大多数青少年都对虚伪很敏感,那正是孩子不愿意再听从父母意见的主要原因。在我们严厉批评孩子不合道德的行为之前,需要先看看我们自己的选择,清理我们自己生活中的问题。这样,我们就能够以一种慈悲、谦逊、关爱的方式与孩子相处,来影响他们的人生。
我们要学会辨别。辨别好坏的能力源于心智上的成熟,其中包括心存谦逊和爱,但在辨别的过程中我们不应该过于挑剔。
孩子们一团乱麻的决策有时候让人难以辨别,到底是愚蠢的、不合道德的,还是不合法的。
在制定计划解决儿子问题的同时,他们一如既往地关爱着儿子。
【关键词:虚伪】
【感悟:虚伪的意思是对孩子说不能做,而自己却去做的行为。嘴上说酗酒不好,自己却每天喝的大醉,孩子就不愿意再听从父母意见,做父母的确实要洁身自好,树立榜样。】
(4)违法乱纪型:
凯蒂的想法:父母和孩子意见不一致时,事情就会演变成这样:双方都无法胜出,甚至都不想见到对方。即使你的决定很可能实现,但是只要父母跟你说过“你一定会失败”之类的话,以后就很难把它忘记。如果父母真的不了解内情,而你却认为他们了解,那情况就会更加糟糕。现在你知道了,如果你已经做了错误的决定,你不仅要承担后果,而且你必须在决定执行之前给父母做出说明。孩子唯一需要知道的是,父母是否同意他们的决定。我们不需要一个算命先生,也不需要道德判断。让我们一起来弄清楚该如何解决问题。如果这样不行的话,我们需要父母的支持和建议——我们不需要马后炮,那样只能让我们觉得自己缺乏远见卓识,只会感觉更加糟糕。要让父母不断地支持孩子是很难的。但是我知道,要让我的父母一直看着我走一条他们不愿意走的路,对他们来说会更难。
如果我们把子女的生活当成我们的生活来处理,那样只会拉大他们和我们之间的距离。因为我们成了他们的一个问题,他们还要花费精力应付我们。
【关键词:违法乱纪】
【感悟:我觉得这个没得商量,也没得什么尊重、理解,不能做的事情就是不能做,试错的代价是承受不起的,分清不能做的事情,立下家规,从小教育,以身作则。
这一章将孩子们的决定分成了四种类型,分别是个人喜好型、愚蠢型、道德败坏型、违法乱纪型,实为去帮父母们理清思路,区别、合理的对待孩子的决定,属于方法论。我认为,只要心存对孩子的爱、包容、理解、担当和尽责,从“心”出发,是能容易与孩子的决定相处的。
昨天看大家的共读笔记,发现自己的读书时漏读了封面上一句很经典的话,“没有了与孩子的融洽关系,我们就什么也没有了,没有了影响力,没有了帮助孩子的途径,也没有办法引领他们走向成长。】
二、互动
吃饭时,女儿主动交谈:爸爸,告诉你一件事,外国人都做不了“中国蹲”。
我:啊,什么叫“中国蹲”啊?
于是女儿做了一个“中国蹲”,类似图片上北方农村人蹲在地上吃饭的“深蹲”动作。
我:很多人都做不到啊,爸爸有个同事也做不到。
女儿:那是为什么啊?
我:人和人是很不样的,就象人的面孔一样,也没有身体一模一样的人,每个人都是有特质的。说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个梗,给女儿讲了二个故事,一个是电影中的故事,是说美国在黑奴时期宣称黑人头骨三处凹陷,是没有进化完全的人类,只能做奴隶,而现在奥巴马却可以做美国总统。另一个是清朝时英国大使觐见皇帝时,谎称欧洲人膝盖弯不了无法下跪的故事。也提到了二战时纳粹做出的种族罪行,我说,人和人都是不一样的,是正常的。
我尽量讲的生动,有趣味,女儿听的很认真,听完后却又想起了什么,在桌子下狠狠的跺了我几脚。
三、感恩
工作上状况不断,感谢同事们尽心尽力的同事们,确实是很辛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