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李老师刮痧李道政刮痧
《痧症全书译注》之补遗篇

《痧症全书译注》之补遗篇

作者: 付春磊 | 来源:发表于2018-09-12 16:47 被阅读860次

【原文】

  经曰:两感者,死不治。一曰太陽与少陰俱病头痛,发热恶寒,口干,烦热而渴。太陽者,腑也,自背俞而入,人所共知。少陰者,脏也,自鼻息而入,人所不知也。鼻气通于天,故寒邪无形之气,从鼻而入。肾为水,水流湿,故肾受之。又曰: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以是知内外两感,脏腑俱病,欲表之则有里,欲下之则有表,表里既不能一治,故死矣。然所禀有虚实,所感有浅深,虚而感深者必死,实而感浅者犹或可治。治之而不能救者有之矣,未有不治而得生者也。

【译文】

        《经典》有云:内外两感表里同时受邪的患老必死而不治。

      基本的解释是:太陽与少陰经受邪都可致头痛,发热而恶寒怕冷,同时口干,烦热而渴。这是人所共知的。而少陰经则通于脏,从患者的呼吸进入,此则为人所不知。而人体的鼻孔呼吸通之于天,所以寒邪作为一种无形之气,可以从鼻孔进入。肾属水,水性流湿,所以肾直受其邪。

      进一步分析,自然界存在的天之邪气,受感后则的害人的五脏。因此之故,结果内外两感,脏腑都同时受病。拟用解表之法则尚有里邪不除,欲用下法去其里邪而又有表邪不去。表邪和里邪既然不能同时施治,故而其人必死。但是人体的禀赋有虚有实,所感之邪有浅有深,体质虚弱而受邪且深者可以必死,体质强壮而受邪浅的,此种情况或者可以治愈。通过治疗而最终仍然不救的情况是有的;但从未有过因为不治疗而患者反得生还的。

郑祖荣按:即是说,基于此一道理,凡遇到此症状,不能因为《经典》认为不治就真的不去救治了。经过努力仍不能治愈,说明经过医者的努力,也没有遗憾;万一由于情况的特殊(病者体质强而受邪浅)而治愈了患者,也是功德一件。反之,由于惧怕(怕承担责任,有损名节等)而不出手施救,就不是一个医生应有的品结德了。

相关文章

  • 《痧症全书译注》之补遗篇

    【原文】 经曰:两感者,死不治。一曰太陽与少陰俱病头痛,发热恶寒,口干,烦热而渴。太陽者,腑也,自背俞而入,人所...

  • 《痧病杂谈》中之概述

    我国医学文献中,古无痧字。至明代张凤逵《伤暑全书》始载有“绞肠痧”一症,足证痧的发现,在明未才有端倪,然仍...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之痧霍乱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之痧霍乱 痧霍乱者,霍乱而兼痧症。 荆芥薄荷方 痧证:忽然发热欲吐,肢麻背胀。 临床表现:上吐下泻...

  • 疫即外邪,正气内存,邪不可干

    《痧胀玉衡》上卷载痧胀发蒙论、痧胀要语及痧胀脉法;中卷列各痧症症状,并附以治疗验案;下卷列各痧症备用要方。 作为一...

  • 师曰(九)

    12月18日作业: 学生问:怎么区分肌肤之痧,血肉之痧和脏腑之痧呢? 李师:一刮马上冒出来的就是肌肤之痧,肌肤之痧...

  • 李氏砭法 | “痧”的基本概念与解读

    “痧”的基本含义 在中医古籍中,“痧”所指一般有三层含义: 一是指痧症,即多发于夏秋两季,因感受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

  • 小孩频繁感冒可能是痧症 作者:冯医生

    小孩频繁的感冒,总以为抵抗力太差,不能抵御外邪所致,如不知,自身痧症所致。痧症的成因,可由外邪未清,久...

  • 如何根据出痧自我诊断

    用痧自我诊断的基本原则:有病就出痧,无病不出痧;病重痧就重,病轻痧就轻;痧色越深,说明体内之毒、寒、湿、热等病气越...

  • 刮红了你的身,痧疼了我的心。

    刮痧: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种适应病种非常广泛的自然疗法。早在明代医学家张凤逵的《伤暑全书》中,对于痧症这个病的病因...

  • “百病皆可发痧”

    痧症又叫做“瘴气”等。它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从广义来讲,一方面是指“痧”疹征象,即痧象;另一方面是指痧疹的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痧症全书译注》之补遗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kyx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