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宿舍的小宇前几天搬出去了,住进了公司另外安排的工地生活区。其实他迟早都要搬出去的,但是偏偏就不应该是前几天搬。
那段时间役晴很严重,所有人都被要求居家办公。我们宿舍有锅有碗有大厨,就自己做饭吃。刚开始的几天大家自觉轮流买菜,老魏和小张出手阔绰,每次买菜不是牛肉就是羊肉,还捎带着买些啤酒白酒。特殊时期什么菜都贵,他们不打招呼就买回来,破费不少。大家在一个桌子上吃饭,我不愿意占人便宜,所以我也会主动买菜。而同宿舍的小宇只买过一次青菜。
因为老魏和小张厨艺好,每次都是他俩做饭。我帮不上什么忙,就端菜、摆碗筷,饭后主动收拾残局洗碗筷。小宇则低头打游戏或者刷某音。活也没有多少,多数时候我就自己干了。
后来小张看不下去了,提出居家办公可能还要持续一段时间,建议每人出200块钱作为买菜专项经费,大家一致同意。商量的结果是由我管理经费并负责买菜。下单前,我广泛征求意见,其他人都说:你看着买吧,荤素搭配就行。唯有小宇一味要求买他爱吃的。有一次居然还怪我买贵了,被张小一阵说落。
几天后,役晴稍有缓解,小宇就搬到生活区了。生活区有食堂,还住着其他几位同事。他原本早就该搬过去的。但早前公司发出通知说居家办公期间食堂不开,生活区的同事要自己点外卖。小宇就拖着没搬。后来公司又决定开放食堂,他迫不及待地搬了。住生活区,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不用掏钱买菜,不用做饭,也不用收拾碗筷。而住我们宿舍要交菜钱,还要分担家务。所以他前面的迟迟不搬和后面迫不及待,都是权衡利弊的结果,大家心知肚明,但谁也没说。他搬走后,我第一时间把买菜钱跟他做了结算。
解除居家办公的第一天,我们宿舍搞了一场扩大烧烤聚餐,邀请了生活区的另外两位同事参加,却没有一个人提出邀请小宇。他俩来的时候一个搬了一箱啤酒,另一个提了一袋菜。我们并不图这些,但这足以说明他们懂规矩、知礼节。
人际交往讲究礼尚往来,有来有往才能增进感情。一心只想占便宜,却不肯付出,迟早会没朋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