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次短途旅行的追尾经历

一次短途旅行的追尾经历

作者: 岩瑞 | 来源:发表于2019-05-05 00:01 被阅读0次

         五一原本没计划出行,凑巧同事组织一起去自驾游北京周边逛逛,索性我们连住的地方都没有预定,打算走到哪里就住到那。

        出发比原计划晚了一些时间,不过丝毫不影响出游的心情,天空晴朗,一路上说说笑笑打发路途的枯燥时间, 在去的路上我们有了一点小插曲,大概是因为早起的缘故,同事的男朋友开了较长时间的车,有些疲劳驾驶,在前面的车紧急制动的情况下,没能及时提前刹住车,碰到了前面车,幸运的是人和车都没什么大事,还可以继续行驶。

          当时一脸懵逼的我下来的时候,看上去像是4连撞, 当时也搞不清楚情况,按交规来讲(我还没学驾照) 不管几个车追尾,追尾的车只关注和前车的撞击情况且一般都是追尾的负责全责,大概沟通了几分钟和前车的人协商好,一起去交警大队进行事故处理,由于我们都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先去百度了下追尾的付全责的集中场景,其中有一条是前方车如果压线,追尾车不用负全责,当时现场的照片的确是压线,我们很肯定就是前方的车不合规行驶导致我们追尾,

           来到了交警处理中心,有专门负责鉴定责任的管理人员,一般追尾可能不需要鉴定,但是我们有异议,于是和交警理论了一番,因为平时工作影响,对法律条文及规则解读有洁癖的习惯,非常不满对交警做出判断提出了质疑,当时情绪稍微有所激动,主要不是很认同全责的判断依据, 为了说服我们,管理人员条查看了两车的记录仪观看之后给出解释, 前车是发现前面的车追尾采取紧急制动才压线的,并不是违反规则导致的,所以这种情况即使压线了也是后车全责,主要是他紧急制动避免了再次的追尾。看到事实摆在眼前我们也只好负责处理问题。

          通过这次的追尾事故了解了交警处理工作总结了地方处理工作上的3点改进建议,

    1、交通法规应该增补适用边界,利用历史交通事故数据分析,增补所可能涉及的场景条件进行智能化事故鉴定。

          交警鉴定责任的时候,涉及了很多的场景情况分析,但法律条文里并没后边界的限定, 这就会让交警鉴定效率上降低了很多,如果遇到认知纠纷以及签订模糊的场景就比较容易耗时,所以在这里交通法规能距离根据刹车的距离以及撞击程度设置个标准 是否就可以精准鉴定出来是哪方的责任,我们从争议到鉴定到最后处理大概用了3个小时。这个时间相对太耗时。效率及其地下,且不容易得到认可,如果侥幸者存在,后面还会继续错误操作,还是容易出现事故的。

    2、地方办事处的处理流程不规范,处理秩序混乱,公务人员工作行为有待规范

    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一次次询问下一步做什么,每个人来了堵在门口,这些如果能参考较为规范的医院,税务办事大厅指南,解决一个交通处理事故大概也就10分钟就可完成。当然纠纷的除外。

     我们所在的交警大队的人员行为有些地方痞气,满屋子烟雾缭绕,当然不能要求银行的工作人员态度相比,但起码要做到基本的服务标准,

    我想我能是可以理解网上所传,让你证明你爸是你爸的笑话,期望国家公务人员能够真正的为人民服务。

    3、案底记录未能信息化

          目前看到的案例记录都是手工填写信息,这就失去了依据历史数据分析的来源,每个事故都有他的偶然性,然后随着时间和周期的积累,事故的出现又有必然性,所以根据历史案件的分析,可以提炼出有价值的交通事故指导,譬如哪些路段是频发事故,休憩区的间隔多少公里合适,限速的提醒多少距离是最佳的,再比如谁容易经常追尾,这种事故发生多次后,是不是可以吊销驾照重新考试,等等利用大数据来提请预警一些交通事故,来避免生命的伤亡。

         可能这三点在北京及一些一线的城市都已实现,只是县城的普及度还没有达到, 未达到的原因可能是体制及经济的限制?

    但互联网已经发展了多年,普通大众小县城的网络是也基本普及了,交通局需要尽快信息化建设,与时俱进的服务好各地区人民群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次短途旅行的追尾经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lbf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