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盘、分区、MBR、GPT
磁盘基本概念
cylinder(柱面)
sector(扇区)
head(磁头)
磁盘在linux中的表示
linux 所有设备都被抽象为一个文件,保存在/dev 下
设备名称一般为hd[a-z]或sd[-z] ([a-z]为分区号) ,如:hda、hdb、sda、sdb
IDE的设备名称为hd[a-z],SATA、SCSI、SAS、USB等设备的名称为sd[a-z]
分区概念
将一个磁盘逻辑分为几个区,每个区当作独立磁盘,以方便使用管理
不同分区用:设备名称+分区号表示,如sda1,sda2
在目录下:/dev/sda /dev/sda1 /dev/sda2...
分区并不是硬盘的物理功能,而是软件功能
主流分区机制分为MBR、GPT两种
MBR(Master Boot Record 主引导记录) 是传统分区机制,应用绝大多数的BIOS分区设备
MBR支持32bit 和64bit 系统
MBR支持分区数量有限
MBR只支持不超过2T的硬盘,超过2T的硬盘将只能使用2T的空间(有第三方解决方法)
MBR占用磁盘的 头512个字节
前446 是引导代码 不同系统引导代码不同
接下来的4 x 16 字节是分区表
剩下2个字节是启动标识(55h AAh)代表硬盘可启动
MBR分区
最多只能创建4个分区
扩展分区
一个扩展分区会占用1个主分区位置
逻辑分区
Linux 最多支持63个IDE分区和15个SCSI分区
GPT(GUID Partition Table)较新的分区机制,解决了MBR很多缺点
支持超过2T磁盘
向后兼容MBR
必须支持UEFI(由Intel开发的取代BIOS的新一代引导系统)的设备才能使用
必须使用64bit系统
Mac、Linux都支持 GPT 分区格式
win7 64bit winserver2008 64bit 后支持GPT
GPT分区需要底层硬件支持
苹果使用的是EFI 引导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