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再穿手做鞋的呢?大概是自母亲不在以后。
其实我内心里知道,在母亲还未去世时,我已经嫌弃手做鞋的样式丑了。我哭着闹着要她为我买鞋,为了尽快把旧鞋穿破,故意将大脚趾头往前顶,直顶的露出脚趾头。
我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怀念手做鞋的呢?大概也是自母亲不在以后。
家里缺了一个女人,就像缺了半边天。没有人再为我做新鞋,过年也没有人再为我改制衣服。手做的鞋终于不用再穿了,这在某种程度上短暂的满足了我不敢让人知道的小心思。不久之后,我开始羡慕别的小伙伴有手做的鞋穿,并且也不觉得那么丑了。客观的说,在对比过别人做的鞋和母亲做的以后,我还是觉得母亲做的鞋子更为精致。
到现在我还记得做布鞋的大致流程:用浆糊将布头糊成厚薄均匀的一块硬布,叫做袼褙,然后在阳光下暴晒,干后就可以依鞋样剪,鞋面的大致形状就做好了。然后加松紧布,在鞋面边缘处缝边加牙儿,确保鞋面的连接处整齐,不脱线。若是用买来的泡沫鞋底或软牛津底,鞋底和鞋面就可以一起缝了。若用纳的千层鞋底,那么做鞋的妇女可要遭殃了,大针粗线,用顶针使劲顶着才能穿透好几层布,劲小的则需要用锥子,搞不好手勒出一道一道的血印子,难怪歌中唱到“最爱穿的鞋是妈妈纳的千层底”呢。
当然,我是一个纸上谈兵者。我只知道大致是这么个流程,从来没有实践过。
一年四季,全家老小的鞋,全靠母亲一个人手做。无数个夏天的午后,我看见母亲牺牲午睡的时间,在树荫下,守着针线筐和蝉鸣,一针一线仔仔细细为她的丈夫、儿女做合脚的鞋子。无数个冬夜,我睡一觉醒了,看见母亲还在灯下披着衣服缝缝补补。
母亲是个细致人,女工活好,无论做鞋还是缝补衣服,针脚总是均匀又细密。即便是打个补丁,也不会觉得难看。那个时候母亲常说,不管穿的衣服怎么样,一定要干干净净。这话,我记进了心里。
前几年看到有人做的虎头鞋,真好看,想着自己小时候也可能穿着那样的鞋子,很想要一双,只可惜那时单身,买来也只是留着看看。于是就放弃了,后来再找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今天本来出来买豆豆鞋,很意外的遇见手做的棉鞋,竟有久别重逢的感觉,某一瞬间我是恍惚的。遂放弃时尚的豆豆鞋,选择了这个有点土气、有点笨的棉鞋。因为我知道,在批量化生产,追求高效率的当下,亲自动手做鞋的人越来越少了,穿手做鞋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