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作者是来自美国的劳拉.英格斯.斯维尔德。
这本书讲述了一家五口加上一只牧羊犬从森林中搬离奔向草原。在大草原上安身立命的故事,但是在那一片草原上只待了一年。但是在这一年当中,他们从一辆马车到后来,房屋、火炉、地板、床、玻璃,以及马厩等等一应俱全。因为他们打算真正的在这里过今后的余生。
在故事当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到美国种族之间微妙的关系。他们来到这片印第安人的领域,以为可以占领这里。在他们的印象当中,印第安人是残暴凶狠的。但是他们的父亲也同时认为,在印第安人当中也有和善的。但其中的一段时间,那些印第安人和白人之间的战争,发展到高潮的时候,就这样一个和善的印第安人。占其他的印第安人说服了,从而他们搬离到了南方。这个印第安人确实刷新了他们一家人对印第安人的印象。也同时让我们去思考黑人与白人之间的平等权利。当劳拉说出那句:‘’我们来到的是印第安人的领域,为什么他们却要走呢?”会以及周围的认知所影响,而儿童想问题则是站在公平的角度。这句话肯定也戳中了父亲和母亲的心吧。只是作为白种人,他们怎么可能去说自己和黑人是平等的呢?在白人的内心当中一直都认为自己是高人一等的。他们抱着高人一等的心态,却又在每次印第安人出现的时候,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恐惧。在这一点上,我很多次的感到了矛盾。这也是他们把自己的房子设置了安全锁的原因之一。
在故事当中又可以体会到一家人在一起时的幸福感,但他们最初来到这里是条件是那般的艰苦。唯一的希望就是父亲打猎,从而在附近40km的镇上换取所需。但父亲会不顾母亲的唠叨,总会给他带回礼物和惊喜。即便他口说买这个干嘛之类的话,可是母亲脸上的表情却是幸福的。他开心的笑着看他母亲笑,父亲也跟着开心的笑,不论条件多么艰苦,日子有多难,一个有线的男人总能让他的女人感到幸福。当他们刚刚来到这里,决定一辈子都要在这里生活下去时,建造房屋是他们的第一要务,接着建造马厩。接下来便是为母亲建造火炉,因为他说好让母亲不用在外面吹风,在屋里做饭。他对妻子的爱总是这样很细致。也正是在丈夫的巧手之下,他们的日子也越过越好。这点是让我非常感动的。
这篇故事以第三人称写下了这个故事。在文章中很多次的。提到狼群在夜晚的好觉给他们带来的不眠之夜。当然还有父亲从狼群中逃脱的那一次惊险的历程。看到狼就在他的腿边时,心中该有多么的恐惧,作为一个生活在中国平原,从来没有见过狼,当然也未曾有过这样的惊心动魄。但是当读到。故事当中的这些情节当中,仿佛自己也置身其中。有了这样独特的体验。这就是读书的魅力吧,即便我们没有金钱走遍世界,但拿来这样的一本书体验在草原上的生活也是不错的。
还有就是劳拉别于姐姐和弟弟之处,每次总有危险来临或者紧张气氛的时候。劳拉总是和母亲或者父亲一样睁着眼睛无法入睡。在他幼小的心灵里,这些不眠之夜对他的一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我不禁产生了好奇。也因此想要去阅读作者写下的其他的书籍。
读完这本书,其实我还有更多的好奇。这些孩子们跟随着自己的父亲母亲来到草原上,难道他们是不用上学的吗?不用接受教育的吗?当时的社会环境又是什么样的?
很多次在饭桌上或者有客人在的时候,孩子们都是不允许说话的。所以我们可以知道,虽然他们是一个拓荒家庭,但是他们家庭中的规则却一点也不少。这也让我同时想到了刚刚的好奇之处,他们的教育到底是如何的?
而当他们必须被迫离开这儿生活的一年的草原后,那些印第安人还会再回来吗?作者写下的故事又是哪一个年代的?这不禁让我对美国的平等战争产生了兴趣,想要了解当时美国关于种族歧视方面的历史信息。
可以说这本书是我在边读边思考最多的一本书。也许看来只是一个普通的拓荒家庭在草原上生活的一年的历程,但是,当加入了思考之后,我们就会发现在故事当中又有了很多的其他的内容。很有趣、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
就想到了这本书当中被作者的介绍,他从65岁才开始儿童文学创作,一生所写的九本“小木屋”系列故事,都是世界儿童文学的经典著作。所以在有了这样的了解之后,你有没有想要去读一读他的其他的书呢?反正我的欲望已经很强烈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