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切都是刹那间的邂逅,终将归入死的永眠 |《生死无尽》

一切都是刹那间的邂逅,终将归入死的永眠 |《生死无尽》

作者: 尘翾 | 来源:发表于2019-08-11 22:31 被阅读0次

    你在平原上走着走着,突然迎面遇到一堵墙,这墙向上无限高,向下无限深,向左无限远,向右无限远,这堵墙是什么?

    死亡。

    ——刘慈欣《流浪地球》

    我们总是避讳谈论死亡,甚至为了不说出那个字,想出了很多替换的词:“人走了”,“人没了”……我从来都不喜欢“没了”这个词,它仿佛在说,我们走过人间,无论生前留下了多么深刻而又鲜艳的痕迹,都会因为死亡而被永远磨灭。

    欧文·亚隆在《存在主义心理治疗》中提到了死亡焦虑这一命题。他认为,死亡恐惧是焦虑的主要来源,而这种恐惧大概分为三类:一类是恐惧死后的情形;二是恐惧临终的情形,三是恐惧生命的终结。前两种其实只是和死亡相关的恐惧,第三种才是更核心的死亡恐惧,关乎结束、消亡和毁灭。人们害怕生命的脆弱、害怕衰老、害怕被遗忘,对于“死亡”二字讳莫如深,再次加重了对它的恐惧。这样恶性循环的结果是,许多人到最后忘记了自己会死,自己的父母爱人也会死,等到死亡突然来临的那一刻,手足无措地留下一堆遗憾。

    当生命有了光影幢幢,人才会回到‘一切俱足’。

    人在两种情况下看不清世界:无尽的黑暗和无限的光明。只有光影交错,才能描绘出真正的现实。我们总是习惯把活着当作生命的一切,却忘记了死亡也是生命的一部分。一味地否定死亡的存在,只会加剧我们对它的恐惧。

    《荣格自传——回忆、梦、思考》中提到了荣格曾经做过的一个梦。茫茫黑夜中,他迎着强风,护着一盏小灯缓慢地往前走。转头一看发现身后有一个巨大的黑影,尽管害怕,却有着清晰的念头:必须把灯火保住。梦醒之后,他才想到,那个黑影不过是自己的身影,那个小灯是自己的意识,是我们唯一的光。

    “人认识自己最大的障碍是只看到‘我’是什么,却看不到‘我’不是什么。”我们的健康是生病的一部分,我们在死亡的阴影下活着。

    在大地的生活里,生死是流转如云的。

    欧文·亚隆有一句话,“虽然肉体上的死亡可以摧毁我们,但是对于死亡的观念可能会拯救我们。”由于死亡认知而产生的焦虑,其实都是非理性的。在人世间,生死是相隔、惊恐的。我们担心死亡,大多数时候是对于未知的恐惧。

    不得不承认,活着的时候学习死亡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但是生死循环轮回,“区分你我不但没有意义,而且还是对生命最大的误解。”年华不断涌来,生命宛如流水,每一秒间,流转着生,流转着死。

    濒临死亡

    人活着是一步步走向生命的尽头,死亡是人无法规避的处境。自己濒死时,要如何面对?亲人临终时,应如何度过?

    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临终关怀(Hospice Care)”一词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视野。当任何治疗都无法阻止患者的死亡时,通过消除或减轻病痛与其他生理症状,排解心理问题和精神恐惧,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令其内心平静地面对死亡,有尊严地走过生命的最后一程。

    《论死亡和濒临死亡》中提到,人在死亡前会经历5个阶段的心理变化,开始是否认与隔绝,之后愤怒,再而交涉,继而抑郁,最后接受。

    这一阶段对于很多人来说是沉重、难以承受的,那么,在面临死亡、困苦、无望的那一瞬间,临终者能否找到一点希望,在死亡的黑暗甬道看到一盏烛光?此时,亲人的陪伴就是看到希望的瞬间。你只能一直陪伴,没有权力要求病人放下什么,绝不能对病人说“该放下了,你好好去吧!”只要人尚未死亡,他都要求生,并非追求永恒的“生”,而是追求那一瞬间的“生”。我们必须把接受死亡看成一件极其困难的事,因为,就某种意义而言,规劝别人“放下”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暴力。

    《圣斗士》里沙加有一段台词让我印象深刻:

    “花开了,然后又会凋零。星星是璀璨的,可那光芒也会消失。这个地球,太阳,这整个银河系,甚至连这个宇宙,也有死亡的时候。人的一生,和这些东西相比,简直就像是刹那间的事情,在这样的一个瞬间,人降生了,笑着,哭着,战斗,伤害,喜悦,悲伤,憎恨谁,爱着谁,一切都是刹那间的邂逅,而最终都要归入死的永眠……”

    生死之间没有界限,过去和未来也都存在于此刻的瞬间。黄昏落日,星空睡梦,活着就意味着生命瞬间出现与灭亡。我们所要做的,不过是在这生死之间演奏属于自己的旋律。虽然总有一天会曲终人散,重要的是懂得品味生命“当下的风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切都是刹那间的邂逅,终将归入死的永眠 |《生死无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ljej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