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状态持续很久了。
拖延拖拉拖后腿,似乎是记忆中做功课、寒暑假作业、工作等人生每一个环节个人状态的典型特征。
第二天就要开学了,暑假的日记仅有的还只是暑假第一日的天气、日期。吃完午饭,摆好桌椅开始勤勤恳恳的奋笔疾书。终于在爸爸妈妈一遍遍催促去休息的声音中,写完了攒下的30多篇日记。这时候,离开学日起床还剩6个小时。每一个寒暑假,都是相似的进度。“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幸好,读书时期的寒暑假作业不是生物或植物自然观察。
后天就是方案的截稿日期。一个方案,4000字左右,平均一个小时写400字,10个小时就能完成;一个小时1000字,4个小时就能完成……把工作变成数字,似乎更容易完成。现在是早上8点,离后天23:59,还有60个小时。今天再轻轻松松休息一天,明天早起后开始劳作,一定能够完成。又一次说服了自己,散散漫漫、轻轻松松。明天,她依然用这样的方式,劝解了自己。方案最终开始动笔的时间是后天下午18:00,完成时间是23:35。“比截止日期,还早了快半个小时……”压在心头好几日的事情,用了断断续续的6个小时便完成了。哎!为什么不提早完成,倾倒掉那些缠脑子的琐事呢?大概就是因为拖延成性!
无数次被拖延所累,她并不是不知道最后时刻紧张焦急的情景,也不是不知道把时间压缩在最后一日的完成的成品有多差……但是,她试图调整改变纠正过很多次,都依旧是被拖延纠缠。
(未完待续)
![](https://img.haomeiwen.com/i22169540/73ae029cf52267f3.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