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音是一粒种子,扎根在回忆的心田;
乡音是一壶老酒,撩起的是一段情、一场梦;
乡音是一条纽带,连起的是一方土地,串起的是一方人;
乡音是一首最动听的歌,因为她有妈妈的味道。
真的吗?
有多少人喜欢自己的乡音,一直保留着自己的乡音?离乡离土不离音的有几成?
现在,各大媒体也把方言搬上了台面,很多人开始各种晒自己的方言。而在那八九十年代,各地普通话推行不到位的时候(其实直到现在,各地普通话差距也很大),我还因为弄不清楚这两者的转换哭过几次鼻子呢。
那个年代,信息不发达,亲朋好友之间只能靠书信往来。
我大约上四、五年级的时候,伯伯家有个舅舅在外地,经常会写信回来。那时候,好像让小孩子念信,是大人考验我们的一贯把戏。
因为信中的词语跟我们的方言土语发音不一样,而如果用读课文的方式又怕被大人斥责,所以读到自己转换不过来的词语就卡壳了。每到这时候,我就会被父亲和叔叔大爷喝斥:“这几年的书白读了,到现在连封信都念不下来”。
这种情况我遇到过两次,面对好几个长辈,不能做出解释的我只是委屈地流泪。那时候的我是及其厌恶方言的。
后来我去省城上学,虽然同学们全部来自本省,但说话依然南腔北调相互听不懂。可能,直到那时候大家才真正体会到自己的家乡话是多么土吧。
班里虽然要求同学们尽量统一使用普通话,而大家使用的却依然都是家乡版的普通话。
第一年的寒假,是我开学以来第一次回家。还记得母亲告诉我说,等我回家张口说话的一刹那,父亲那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再也不用担心我出去几个月回来就不会说话了。
其实,因为家乡话的问题,母亲早就给我们打过预防针,给我们讲过姥姥村里真实发生的一个笑话。
或者,从没有离开过家乡的人都会觉得其它地方的方言听不懂,自己家乡的方言最接近普通话吧。
就在上周末,跟孩子一起回家,与父亲谈论起家乡土话的话题,我不知道自己是有意还是无意,轻描淡写地讲出了以前读信的事,而且笑着纠正了父亲的观念,说他老顽固。
其实,父亲年轻当兵的时候应该也遇到过这个问题,我很好奇他当时是怎么解决的,但没有问出嘴。
现在,家乡的人们,依然排斥普通话,说那些讲普通话的人是拿腔撇调。好在,学校里老师上课差不多70%已经普及普通话。
各地用方言编成的段子、视频比比皆是,我们到底应该保留乡音还是循序渐进从小孩子开始,日常应用普通话呢?
是否有一天,各地方言土语也会去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方言到底应该何去何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