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表里如一很重要,推崇科学理性的表里如一,而不是浅层次的表里如一。”——泰子
01
做好一把壶后,我会上网冲冲浪,放松一下,偶尔也会浪里个浪的写点做陶感悟和杂事。
身为一介陶匠的我,在做陶上得到的点赞数,可能约等于一个随口回答的点赞数(捂脸哭.gif),具体如下:

好歹顺手也给我做陶心得点几个赞吧?
玩笑归玩笑,从这个高点赞数里,可以窥斑识豹,明白大家多么的痛恨造假,多么的褒奖表里如一。
02
事情是这样的,工作室近期在建设,和家居家装打交道得多些。有个陶友一个劲儿的向我安利,他那两千多大洋、纹理超漂亮的大理石桌:“泰子,你的茶桌要用这种大理石桌,绝对高端大气上档次!我跟你说,送货时是4个壮汉齐心协力,才把这沉甸甸的大理石桌从货车上抬到家里。”
然后有一天,陶友家里灯坏了,要换灯泡,
偷懒没拿椅子,直接踩到大理石桌上。
结果,竟然踩裂了!(我应该安利他买尚雅杯喝茶减重)
裂缝越来越大,
越来越大,
最后,
断了。
惊人的一幕出现了,
P的大理石咧!就外面一层壳,里面是像水泥一样的材料,灰扑扑的,还会往下掉沙!(忘拍图了,网上一搜有不少。)
理赔?!
卖家一句“ 两千块能买到真的大理石桌?!你有多少我买多少! ”怼得人无fuck可说。
03
表里如一的重要性,体现的是商家信誉,保证的是买家权益。
这年头,现代工艺的进步被某些居心不良之徒利用,造假卖假发横财。比如下面这表里不一的假红木,看了让人气愤填膺。

红木是密度很高、重量很沉的贵重木料,不法之徒用便宜料,模拟红木表面纹理,再用砖头水泥填充内部。
乍一看,表面漂亮且重量足,似乎做得天衣无缝。通常买的家具会很爱护,若不是意外坏了,看到真正的内里,这种表里不一的假货一用就是好多年,很难被发现。
虽然该造假手段完全比公元前3世纪阿基米德鉴定皇冠的水平差了不止一个层次......
04
如此看来,表里如一是多么的重要!假货这玩意儿,坑人不浅。
但是,有一种东西,不是这种模式的“表里如一”,这就是建水紫陶。
以下图为例,打磨出来的正品,失手“啪”~(“捂脸苦笑.gif”,我心爱的青龙壶啊,看一次心疼一次)

第一次接触建水紫陶的人,看到这样的情形,大多数会有这样的疑问:“断裂的龙颈处,表面是偏黑的紫红色,内里却是红色,是上了一层涂料吗?涂料是色釉(有颜色的釉料)吗?有毒吗?”

05
答案是:没有毒,没有色釉,没有涂料,这是建水紫陶泥料的烧制和打磨效果。

先说烧制。
建水紫陶泥料富含丰富的矿物质,烧制时若还原得好,便是紫红色;
还原过头了,是黑色且很深。
因为表面被致密的金属氧化物包裹,所以刚出窑时不大容易从表面判断烧的好坏,只有打磨时才看得出。
若是氧化氛围,呈现的是红色。
温度也有一定的影响,若温度不够,低温出来就是稚气的土色,俗称“没烧熟”,透着一股土腥气。若温度太高,俗称“烧老了”,容易出现起泡、开裂。
所以烧窑三要素中,除了可以人为精准控制的压强和温度,氛围这个要素的把控,便是建水紫陶中最考验陶人的技术难关。

06
再说打磨。
打磨的第一道工序是去火皮,就是把还原烧制出的致密金属氧化物去掉,显出建水紫陶的陶质感。
然后通过多次打磨,调整力度(从重到轻)、粒度(从粗到细),一遍遍的打磨,渐渐得到最佳的视觉呈现效果。

如果保守不打磨或打磨得少,将无法实现“黑蟒变青龙 ”的蜕变;
如果磨得过头了,就沦为一身红彤彤的“青龙变红蟒”。
所以不到打磨的最后一刻,永远不知道前面的所有心血是否白费。
07
曾经看到网上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偷换概念,拿块陶瓷碎片来说事儿,通过无知者无畏的气魄,混淆视听,攻击其他商家,造谣滋事。手段就是将氧化氛围下没烧熟的低温陶奉为“表里如一”的正品,其他颜色产生变化的,一概斥责为“假货”。
讲这种不带脑子的话,良心不会疼么?
以前这类型挺多的,现在不怎么见到了。毕竟随着陶艺知识的大众普及,不带脑子的将会越来越难混。正如八九十年代水变油的骗局,在今天无处遁形。

08
泰子陶艺的建水紫陶,千元左右、工艺难度不大的作品,已沦为被抄袭的重灾区。
尽管如此,眼尖的陶友瞥一眼就能分辨出“李逵李鬼”,压根不用看落款看细节。
辨别的秘诀在于:表里如一的气质,包括型、神、色、韵。这里的表里如一,可不是简单的表面和内里的意思哟。
我相信,将来的抄袭者和山寨货,也会在慧眼如炬的群众眼中,现出原形。因为他们也许从未读过或在意过“行之以忠者,是事事要着实,故某集注云:"以忠,则表里如一。”(语出《朱子全书·论语》)
感谢你看完上面这么多的字。
如果想和我说话,关注“泰子陶艺”,给我留言,我每天做好陶后,都会到后台看一看,写写当天的感想,你的留言说不定就是我那天的灵感呢。
-- 泰 子 陶 艺 --
让 手 中 的 建 水 紫 陶
唱 出 清 新 的 自 然 颂 歌
所有图文均为原创
转载请后台联系
不许盗图盗文 天知地知大家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