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篇影评剧评之十:借鬼神之名调侃人生百态。
这是一篇对《灵魂摆渡》剧集的影评。
就像标题所写,这部剧集就是借鬼神之名调侃人生百态。
值得关注的是剧集的立意,而非演员的演技和衣着,更加不必刻意去关心一下这部剧的特效。
这部剧共三季,用一场比武来形容每一季的话,第一季就是来回游走地试探,第二季是大展拳脚地攻击,第三季是迫于无奈地求和。
如何理解?
第一季试探,试着探索一下观众对于这种模式的接受程度。
一、剧集故事采用的是,英美剧常用的单集单故事的方式。
《灵魂摆渡》第一季共二十集,其中除了红衣学姐那一集故事采用的上下两集分播外,其余的故事都是采用单集的节奏播出,即每一集一个故事。
这种播剧方式是英美剧的周播播出方式,国外的模式一般是一周一集,下一周准备新的故事,拍摄新的剧集。
这样的好处在于可以根据收视度和观众的态度去调整剧本。
国内目前的电视剧采用这种方式的不太多,大部分还是一系列拍完。
二、主线故事弱化,单集故事的人物更为突出。
第一季剧集的主线故事并不明显,在本季最后一集才有了具体的主线走向。
每一集故事的主角似乎是在故事内容的人物身上,而非冬青和赵吏还有小娅。
他们三个人的作用更像是一根绳子,穿起整个剧集,每一集的故事就是这根绳子上的一个环,彼此互不关联。
虽然每一集故事的立意不相同,但是立意之间没有衔接性,不看前面一集,也不会影响对后面一集的观赏。
三、与其说是鬼故事,不如说是民间浮世绘。
与其说是鬼故事,不如说是鬼神参与的人间故事。
很多剧集,把其中鬼呀怪呀的角色换成人的角色,使故事本身的灵异玄幻色彩消失之后,替换后的故事内容也说的通的。
就拿《北京一夜》来说,如果把死去的采芹换成一个七十岁的老太太,她诉说与阿金的故事,那么,剧集原本的一种灵异和美感去掉了,改变后的剧集更像是一部纪录片了,但是故事本身是能够说通的。
第二季攻击,在第一季获得观众的认可之后,第二季开始有意识地释放了更多的资源。
一、单个故事剧情拉长,更加注重细节。
这一季虽然还是采用了上一季的播出方式,但是变成了两集一个故事。
这样的好处是,可以有更多的细节来填充整个故事,每个故事里的人物能够做到性格分明,辨识度强,最最主要的是,满足了观众对整个故事情节的一种想象,不再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受。
其次就是,整部剧里人物的化妆,衣着,以及道具都更加的贴合故事情节,不像第一季中给人一种凑合的感觉。
二、主线故事开始加强,人物角色产生关联。
编剧从本季的开头就开始挖坑了,那个日本的玩偶是怎么回事?吊观众胃口。
翡翠和琥珀与小娅是什么关系?赵吏又为什么要恢复记忆?
由此可以看出,主线故事在一点一点地加强。
虽然立意还是独立,故事情节不再独立,部分故事里的人物与后续故事产生关联。慕容逃离,失足掉落的周晓辉就成为了新的鬼差,周晓辉是上一个故事里的人物,又成了下一个故事里的配角,这样的设定符合逻辑,却也出乎人意料。
三、灵异的角色增多,恐怖的氛围加强。
第一季中,灵异的角色多是鬼,本质上而言是人,也就五公子是一个饕餮。
而第二季中,出现了更多的灵异角色,比如日本鬼娃娃花子、药师翡翠、鬼差慕容、鬼子母神、青蛇白蛇、太岁、怪物獬。
恐怖氛围比起第一季来说更加浓厚。
比如第二集精神病医院的鬼病人,实话是,造型确实很简单,但是真得很恐怖。
还有琴姐那一集,几十个人突然从停尸房得床上坐起,挺吓人的。
第三季求和,本季有一种未见胜负,却不得不收手的无奈感。
本季十三集,前十二集保持着第二季的两集一个故事,第十三集就是一部电影。
前六集保证了三个故事的完整性,从第七集开始全集都是主线故事了,但是,前六集依然花费了大量的镜头用在了填补第二季遗留下的坑。
第二季才刚刚把所有线索铺垫好,下一季应该一点一点地展现出来,这样才能吸引观众。
可是,本季至少有80%的画面,是在把那些刚刚铺垫好的线索统统掘出来。
所以,本季有一种未见胜负,却不得不收手的无奈感。
综合评价一下三季的笑点。
第一季的笑点不太明显,尤其剧情基调以抒情为主。
第二季的笑点在于主角的脱线表演,对编剧的吐槽,以及对少女的萌腐内心的展示。
第三季的笑点在于现实时代的冥界化,冥界也要开年会,冥界也有潜规则。
最后,演员演技不评了,毕竟这部剧不算正剧,演员的演技还能入眼,特效就更加不评了,直接忽视吧。
总而言之呢,这部剧打五颗星,值得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