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孙子兵法所说的“势”?与“形”有什么区别?
《兵势篇》中关于势的描述有:
积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
勇怯,势也;强弱,形也。
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
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军形篇》中关于形的描述有:
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
对比发现,“形”强调的是双方的实力对比,这个实力具体指的是双发可以调动投入竞争的资源。这个资源更强调有形的、可以度量的、竞争者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不断积累增加或者消耗的资源。
“势”更强调竞争的环境、地理、人心、士气等局限条件的变化,是无形的力量,动态的、变化的。对竞争的参与者的影响是共同的,类似于“系统性风险”,竞争的参与者只能认知“势”的变化,并借势、顺势,很难改变“势”。
形和势共同作用决定了胜负,如果同时在形和势上均占有优势,则必胜;如果在形和势上只占其一,那么胜负之数就很难预料了。
案例1:第二次希波战争中,波斯帝国皇帝薛西斯集结近百万大军,进攻希腊。斯巴达过往率领300卫士固收温泉关3天,挡住了波斯大军的进攻,大大的打击了波斯军队的士气。在这里从军形的角度来看,波斯帝国毫无疑问是非常强大的,希腊各个城邦还没有完成联盟的动员机。但是斯巴达300壮士利用“温泉关”的地势抵消了波斯大军在数量上的优势,温泉关是一个狭窄的关口,一面靠海,一面是山,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就是借势,借险峻的地势成功对抗希腊大军。波斯军队占“形”,斯巴达人占“势”,战争的结局是虽然斯巴达300壮士全部牺牲,但是波斯大军损失惨重,士气低落。
案例2:小米的打法:首先是顺势而为,无论是手机,还是空气净化器,都是首先对大势和时机的评估非常精准;然后在局部的细分战场上投入数倍于对手的资源,追求极致的效率和性价比。在形和势上均占有很大的优势,所以做出了多款爆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