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忙里偷闲看了一眼我的被子。这是大学里用的那套被子,舒不舒服没法定义,至少很习惯。毕业一年,它跟着我5年了。
这一眼就看到它最主要的缺点了——太脏了。本来大家相依为命,谁也不嫌弃谁——它也不嫌弃把它弄那么脏的我。看向窗外,还是连绵的阴天。本来晒被子可以延续老被子的战斗力,最近这段时间却是没机会给它充电。
这时候,我想起了家里那床被子,初中就搬到新家开始就在用,可能因为小时候不折腾,也可能因为家里住的少,那被子给我的感觉还是很新的。每次过节回家,都被这条被子缠住,它用它的柔软禁锢我本该坚毅的灵魂。
上次回家,奶奶才告诉我这被子挺贵的。这我才知道,原来贵的被子可以那么舒服。
对不起啦,相依为命的老被子,我要找新的床伴了,它会让我花一些钱,所以我并不会太高兴,我最爱的还是你。
这种级别的花言巧语对付被子和我都足够。
第一次萌生买被子的想法,脑海中供挑选的地点也只有一个——附近最大的超市。
超市里没有区域提示牌,或者我没有找到那个牌子。逛超市的次数也不多,不熟悉。我只好每一层大概地绕一圈。在三层我发现了目标,四边形楼层的一边全是卖床上用品的。
我自北向南地开始在这些“摊位”前走,左顾右盼,仿佛注意力没有集中在左边的床上用品。走马观花还是走到了底,马都不知道该走哪了,只好原地打个转。末端的这家有两个店员在聊天,我看看她们,人畜无害的样子。
要不,就是这家了。
我为我的想法付诸行动,身体刚开始转向这家店时,一个营业员就发现我了——或许她很早就发现我了。上来问我要买什么。
我不知道怎么形容才专业,但我知道我想要什么
“我要买被子”
然后她给我介绍几种被子,告诉我分别是什么成分,百分之多少。原谅我,我当时就完全没工夫记,只是拿手去摸,还有注意它们的标价。
一条价格中等的被子让我身体和心理都很舒服。不等店员继续介绍,我说,就它了!
然后她又问我被套选哪个。令我震惊的是,被套竟然几乎和被子一个价格,它们俩加起来才是一条真正的被子,“真货”好贵。
枕头顺便也换个新的。店员拿了两个,说一个高一个低,我没什么概念。她说,她老公就是用那个低的。行,那就听你老公的吧。
她开始开票子。我在旁到处看。突然问她:有没有毯子的?我只是想看看,不买。
她突然想起了什么,看向了头顶的牌子,我也追随她的目光。
“满1000送xxx毯”
她也突然想起似的说,满一千送毯子哦,我给你算一下。然后她问我要不要买条空调被,凑1000可以有毯子。
空调被我有听说,但不是刚需,没用过。看了一下,就是薄薄的一条,但比我直接用被套厚很多。
赠品毯子看着也不错。那就凑他个1000吧。
被子是不走最终的收银台的。而是在这层的某一个地方先结账开票的,包括赠品也会写在上面,这样出口才让我过去。
领着大包小包,左右手都拿着几乎到极限的重量。我走回了家。
我和店员还有一段对话
这被子拿回去要晒一下吗?
“要的”
这是我最喜欢的是非题标准答案,但那时我却希望她能给些模糊的回答,比如不一定之类的。
哎,这新被子这几天还是没法用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