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词并未在现代中国消亡,但是也确实不太再具有文学的现实意义,而有隐隐沦为至少中年以上人士的文字之娱乐的倾向。你已不大可能从公开渠道获得当代古典诗词文联的传播与影响,就算传播媒体近来兴起的“诗词大会”热潮,赢得了很大关注,但是与当代作者和作品的关联度几乎为零,这是不争的事实。较为正式的表现大概局限在风景名胜、厂家单位为宣传推广而开展的征文征联活动,再就是书画家创作时自作诗词联上有一定程度的出现。但是要说这两者有对现实的文学意义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
重振古典文学,尤其是诗词联的复兴,就必然要重塑它们的现实性。
重塑诗词联的现实性,就必须关注和拥抱当代,尽可能解放束缚,百花齐放,将其本身具有的全部文学性重新激发出来,才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复兴之路。
首先,必须变革古典文学的固有观念内核。由于传统文化的诞生、发展、兴盛几乎都在几千年的封建王朝里,封建王朝思维成为古典文学的核心是顺理成章的,但是,经历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改革开放新时期、而今更是迈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传统文化的封建思想内核必须彻底抛弃,刷新、替换为全新的时代观念,这是当今时代一切文学的基本,非为古典文学复兴才该如此。
第二,大胆抛弃已经不再与现实生活相关的语词语汇,而将已经具备进入诗词联格调的现代语词语汇大量升级进入备选词库,也是理所应当的,当务之急的。晚清诗人黄遵宪等人曾经做过这样的努力,也产生了一些影响。但是古典文学终究还是衰败了。另外,古代诗词联讲究“用典”,这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在新时代背景下,作品应该探讨如何“用典”而不被其可能蕴含的陈腐观念所牵引和影响,或者说能不用就不用!
第三,各级诗词、楹联学会基本上都有专门的报刊杂志,宜致力于加大公开发行、推介新古典文学作品的力度,借助电视、互联网、歌曲创作等一切力量推广具有时代气息的佳作,并努力使之成为今天常态化的文学形式之一种。
现代人的生活已经与古代中国人的生活殊为不同,复兴古典文学绝非连同早已荡然无存的古人生活方式也一同复活,这是必须厘清的事实。 但是,中国悠久的古典文学就此成为“活化石”,而不是真正的“活文学”,未免也有点遗憾,让古典文学复活成新时代文学的一个重要形式,个人认为还是大有可为的。
欢迎在评论区批评指正及交流商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