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为工作繁忙,我并没有时间去电影院看最新院线上的电影。
只有在闲暇之余,看一下以前一些自己没看过的老片。
其中,《海上钢琴师》便是我一直以来想看,却从没看过的电影。
这部电影于1998年10月28日在意大利上映,翻拍自一本同名小说,其作者为“朱塞佩·托纳多雷巴里科”。
整部电影的叙事结构,是以男二为第一人称视角,他在影片开始,便展现出自己穷困潦倒的一面。
他甚至已经窘迫到不得不去乐器店将跟随自己多年的小号卖掉,以换取钱财的地步。
我想,主创团队也是想通过这部分的情节,来让观众先入为主地代入进在当时的年代,有多么动荡不安,以至于让人们食不果腹。
我在看完这部电影后,心情久久不能平复,甚至还罕见地去网上搜索一些有关于这个电影的解析。
我发现这部电影远远没有自己看到的那么简单,其中隐喻了很多东西,诸如移民潮,以及男主角的名字“1990”的特殊含义。
但这些却并非是自己写这篇文章,所要表达的东西。
一千个人的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也亦是如此。
随着影片的进行,我也跟着男二的视角,通过他的叙述,回到了以前的那一个年代,也着重介绍了男主的过往。
他是一个弃婴,被遗弃在头等舱的钢琴之上,从他出生起,他便和钢琴产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
同时,还有一个船上的烧煤工,他把男主视为己出,并将遇到他的年份“1990”作为他的名字。
因为他弃婴的身份,他没有身份证和国籍,因此不能离开船,去外面的世界,只能被迫一直留在船舱里。
直到他的养父意外离世,在他的葬礼上,男主第一次听到了音乐,也是他第一次有了音乐的认识。
在往后的日子里,他再也按捺不住自己外出的心,从而踏出船舱,一路奔向了头等舱,并在无师自通下,学会了弹奏钢琴。
可以说,这是一个世上绝无仅有的音乐天才。
他所有弹奏的曲子,基本上都是即兴的,他能通过观察船上的人,通过他们的表情,为他们编造出一个个故事,并将这些故事融入到音乐当中。
这种天分,也让与他一同演奏的男二极其仰慕,也坚信,只要男主愿意踏出船,为世人演奏,他便能得到数之不尽的财富。
随着男主的名声越来越大,甚至有其他的音乐名家特意上船去挑战他。
但毫无意外,以失败告终。
这样的一个音乐天才,我在看电影途中,我也不禁和男二一样,他为何不下船去看看?
以他的天赋,只困在这小小的一艘船里,太可惜了。
直到后来,他对船上的一个女孩一见钟情,甚至想把他为她创作的一首音乐,录下来只献给她一个人。
女孩临别前,把她所住的地址告诉给了男主。
从那天开始,男主第一次主动提出,要离开船,去听听大海的声音。
但我和男二一样,皆是认为他其实是想去看看那个女孩。
我不禁欣慰地笑了,只因为男主和我一样,总算像一个正常人了。
从影片开始到结束,男主表现得压根不像是一个正常的人。
对于名,对于利,都毫不感兴趣,只一心痴迷于自己的音乐,沉迷于自己的世界中。
如今,他也有了向往的对象,也有了离开船的理由。
这挺好的!
船靠岸的那一天,他穿着男二赠的大衣,戴着顶帽子,站在舷梯处许久。
众人纷纷疑惑,他是忘了自己下船的理由了吗?为何还不离开?
他脸上写满了迷茫,忧虑,看着近在咫尺,触手可得的街景,以及远处看不到尽头的高楼大厦。
片刻后,他轻描淡写地笑了笑,将帽子抛入大海中,提着行李转身又回到了船里。
那一刻,他又回到了以往不像人的他了。
究竟他为何不肯离开船,明明只差临门一脚,却久久无法踏出去。
时至今日,曾经金碧辉煌的轮船,已经变得锈迹斑斑,甚至人们还要把它炸掉。
男二竭力阻止,只因为只有他知道,男主还留在船里。
曾经声名显赫的男主,如今唯一记得他的,就只有男二了。
男二在船里寻了他许久,方才再次见到这位多年未见的老友。
他风采依旧,只是眉眼间,多了几分沧桑感。
我的心里不禁产生了些许疑惑,这艘船如此破烂,男主一直留在船里,那他吃什么,喝什么,他如何能独自生活这么长的时间。
这是剧情的bug吗?不,只因为男主一直以来只是作者幻想出来的人而已,但他最后说的那番话,却非常现实。
直到影片最后,男主方才交代出,他为何在那一天,没有选择离开船,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一直以来,他都生活在这艘船里,从来没有看过外面的世界,他所能接触到的人和事,都极为有限。
就像与他朝夕相处的钢琴一般,上面的琴键是有限的,因此他还能掌控。
但外面的世界太大了,它就像一座有着成百上千个琴键的巨大钢琴,光是街道就有成百上千条,人来人往的行人数以万计,这是上帝的钢琴,他一介凡人,怎么能够用它弹奏起美妙的音乐呢?
他是在害怕外面那未知的世界,就像是一个被囚禁许久的犯人,永远也适应不了外面的世界一样,他已经彻底的脱节了。
他拥有凡人永远也无法企及,极其惊人的音乐天赋,但他在我看来,却是悲哀的。
纵然你有一身的本领,但却再也没有人能欣赏你了。
男主也只能陪着那艘年久失修的轮船,葬身于大海之中。
或许,这是他唯一的归宿,是何等的悲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