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额尔古纳河右岸》——中国版的百年孤独

《额尔古纳河右岸》——中国版的百年孤独

作者: 丹山人 | 来源:发表于2024-05-09 23:06 被阅读0次
喧嚣的无药,孤独有书

有朋友说他看不懂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我以前看过以为自己看懂了,现在再看才发现自己真的看不懂。外国人写的看不懂,那中国人写的能看懂吗?百度上查“中国版的百年孤独”,有三个选项,排第一的是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

五一期间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好长时间都没有一气呵成的看一本书了,不知道是而今的书太拖沓还是我太浮躁了。这一周又消化了一下,这是一本奇书,值得细品。

这是一位由“90后”的跨世纪老人讲述的关于鄂伦春族的传奇故事。这类题材太稀少了,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到本世纪初,时间不远,但丛林部落让人从空间上去感觉,就觉得很是玄幻。农耕文化我们从小熟悉,游牧民族的草原文明我们也不陌生,而今基于海洋文化的工业社会我们而今深陷其中,但以驯鹿为主兼以狩猎的丛林生活我们知之甚少。听所未闻的题材是这本书引人入胜的主要原因,好奇是人的天性。

故事以鄂伦春最后一位酉长女儿的口吻回忆和讲述,文笔平静而且感性,诗样的语言在文中频频呈现。开始第一句“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说“寒风伸出吃人的舌头”,说“一束束阳光比丛林更茂盛”,说“走路把太阳给走斜了”,说“春光是一种药,最能给人疗伤”……如此诗化的文字,在书中不胜枚举。迟子建的诗歌功夫了得。

书中写了无数的死亡,主要是人,还有不少的驯鹿和少数的马。所有人的出生都大同小异,但每个人的死法却各有各的不同。通神的萨满在挽救一个生命的同时,必定有一个生命会死去。多数时候是萨满至亲的人,有时会是一头驯鹿。死去的人多用风葬,挂四颗树中间,让风带人在丛林中实现回归。只有夭折的孩会被埋到地下,据说可以长成一颗大树。

《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写作手法和其书名一样,河岸绵延不断,源头伏脉千里,河水奔流不息。文中每个人物的结局在其出场的时候就做出了预言,故事的发展自然而然的让百年中出现的人物走向了他的宿命。文中有超现实的一点点魔幻,如让日本人军官腿上的结痂消失了,但绝大部分描写萨满跳神的神奇法力是让人信服的,至少我觉得比《百年孤独》更真实,老外写的《百年孤独》更魔幻和怪诞些。

文明神奇的创造了很多神奇的事物,也让很多原生的神奇逐渐的消失了。如书中描写的那样:有很多的美好,正无可挽回的走向死亡。如逐苔藓而活的驯鹿,残酷而又乖巧的猎鹰,跳神萨满的舞蹈,那些用桦木皮做的巧夺天工的生活用品,那些丛林部落的语言与歌唱……

相关文章

  • 中国最后一个游猎民族:敖鲁古雅的鄂温克人

    @清书架系列 | No.2 《额尔古纳河右岸》 作者:迟子建 关于本书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迟子建2005年出版的...

  • 额尔古纳河右岸

    额尔古纳河是中俄中间一条天然的界河,左岸是俄罗斯,右岸是中国的领土。这本书讲述的就是生活在额尔古纳河右岸的鄂温克族...

  • 读书笔记——《额尔古纳河右岸》迟子建,对人与大自然的一些思考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一部描述中国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人生存现状及百年沧桑的长篇小说。 在中俄边界的额尔古纳河右岸,...

  • 上:《不要给我一袭,像秋天一样的羽毛裙》

    ——读《额尔古纳河右岸》上 额尔古纳河右岸的风景是美的。 “...白桦树是森林中穿着最为亮堂的树,它们...

  • 《额尔古纳河右岸》

    “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看老了” 没有路的时候,我们会迷路;路多了的时候,我...

  • 《额尔古纳河右岸》

    “风雪把我看老了,我也把他们看老了”。 我想,我是没有办法用我的文字完完全全来表达鄂温克人。他们...

  • 《额尔古纳河右岸》

    《额尔古纳歌右岸》-迟子建 没有路的时候,我们会迷路,路多了的时候,我们也会迷路,因为我们不知道该到哪里去。...

  • 额尔古纳河右岸

    已经是第三遍重读这本书了,每次读完虽然都有不同的感想,却都有唯一的感觉——平静。真的是无比的平静,内心像清澈的湖水...

  • 《额尔古纳河右岸》

    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90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这是著名作家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开...

  • 额尔古纳河右岸

    j《额尔古纳河右岸》这本书下载到kindle上大概有一年多了吧,不知最初吸引我下载的理由是什么,不过大概这么平淡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额尔古纳河右岸》——中国版的百年孤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mbsf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