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意思是:越好的音乐越悠远潜低无声,越好的形象越飘渺宏远无形。
这句话出自:春秋时期老子的《道德经》。原句为:“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全句的意思是:最方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非常大的器是不需要雕琢之工的;越好的音乐越悠远潜低;越好的形象越缥缈宏远。
人的听觉,是有范围的,超出范围的声音,人是听不到的,小于范围听不到,大于范围也听不到。宇宙的形状,无法用人的所见所闻去描述,因为这样大的形象,就是无形。
亦即喻指:“越是大的成就往往越不可估量,越是大气度的往往越不可形容。”
“象”的本原意义是什么?是“道”或“道理”。当老子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时,也大致可以说“大音希声,大道无形”,相当于老子所谓“道隐无名”。
“大音希声”——是指:最大最美的声音,乃无声之音。
“大象无形”——可以理解为:世界上最伟大恢宏、崇高壮丽的气派和境界,往往并不拘泥于一定的事物和格局,而是表现出“气象万千”的面貌和场景。
所谓大象者,《辞源》解释为:一切事物的本源。后引伸为:封建帝王的一统天下。
古今学者,对于“大音希声”的理解,大致有七种解释:
一是认为这是说最大的声音是没有声音的;
二是认为这是说最大的声音听来反而是稀疏的;
三是认为“希声”即“无声”,是在蕴酝“大音”;
四是认为“大音希声”乃天乐,是不能用耳朵去听,而是去感悟用那永恒和谐的庞大“天乐”;
五是认为“大音”即合道之音,主要是指对声音情感的超越。
六是认为没有声音就是最强音,即什么都不说,就是最好的。
七是认为强大的声音是很让人仰慕和稀奇的声音。
其实,“大音希声” 一语,最早来源于《老子》第四十一章,其全文为: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善成。”
《老子》,在此处,列举了: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五种现象来说明道的无为境界。即最白的好像污浊,最方正的没有棱角,最大的器具非人为造就,最大的音乐没有音声,最大的形象没有形象。
既然“大象无形”、“道隐无名”、“道可道非常道”,人又如何能够知“道”呢?老子本“道法自然”的思路,建议人们以自然中的事例来理解这种隐藏无名之道。
老子在《道德经》中,大量地描述自然(包括“社会”)中的“事例”来道破天机——比如:为了澄清万物生于“有生于无”的道理,老子描述了“车毂”、“容器”、“房子”等自然“事例”:“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当老子说:有了车的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时;当老子说有了器皿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时;当老子说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时,老子所描述的这些“事例”皆有助于人们对于“无形”、“无名”之道的领会。
无形之“象”(或“道”)无法直接道说,“象”与“道”就有通过“某事某物像什么”(事例)的方式来获得显现。虽“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却可以经由“事例”领悟“道”之存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