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边挂起红灯笼
今早上班路上,突然发现道路两旁的树上挂上红灯笼了。
树上的红灯笼细数一下,都是6个。大概是为了寓意六六顺,寄托新的一年顺顺利利的美好愿景。冬日的树枝,空无一叶,都是灰色调,挂上红灯笼,立刻亮了。灯笼鲜艳的红色,与树枝的土灰形成对比,使得红色更加鲜艳;灯笼圆圆的外形,与树枝细长的枝条,形成了对比,使得苗条与丰满相得益彰。微风吹来,枝条不动,灯笼却随风摇摆,动静之间,更显灯笼可爱。一眼望去,整条马路,周边马路,隔三差五的树上都是红灯笼,一片喜气洋洋的样子,节日喜庆的的气氛一下子浓重起来。

灯笼起源于18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后来灯笼就成了中国人喜庆的象征。很多年前,我记得过年时家里还挂灯笼。后来慢慢淡了,大家都懒得挂灯笼了。不知从何时起,北京大街小巷公共场所开始挂灯笼,让老百姓一下子进入喜庆的海洋。
(二)挂灯笼之形式
在主干道上,红灯笼挂在路灯杆上。路灯杆是等距的,笔直的,成一线排列,有整齐美。灯笼挂上后,更增添了整体气势。在一些次干道上,灯笼没有挂在路灯上,是挂在树上。有点树上挂了6个灯笼,有点树上一个也没有挂。这个灯笼挂的高低错落,疏密不定。这与整齐划一形成了对比,错落也是一种美。让一些树木空着,不挂灯笼,其实是符合美学的,我理解是留白。如果每棵树都挂上灯笼,给人满满当当的感觉,相反觉得压抑。
(三)树木挂灯笼之联想
我突发联想,如果把大红灯笼看着一种奖赏,那些没有挂上灯笼的树会怎么想?他们也会心生不满:大家都在一个地方栽种,吸收一样的阳光雨露,一样的努力生长,凭什么它就能挂上红灯笼,而我不能?然后有一批专家在那里分析,挂上灯笼的树,有什么关照,或者有什么秘诀,或者有什么基因,或者所处位置恰当如此等等,总之能找到一种在它的枝头挂上红灯笼的合理的解释。大家想想,貌似也有道理。也就这么过去了。实际上,完全取决于人类的喜好。谁能挂上红灯笼,只是一种偶然。
由此,我们可以想想,人生的功名利禄是不是如同树上挂灯笼一般?有的当然是个人努力分不开,但有点的确是一种偶然,不必太认真、太较真。那些没有挂上灯笼的树木,还不是正常生长,正常站立在原地,没有说因为不挂灯笼,它就枯萎了!那么没有挂灯笼的树,相比于挂灯笼树,存在的意义在哪里?原来存在的意义在哪里,现在仍然在哪里!并不因为挂上灯笼有所改变。
由此,我们也可以将一些身外之物看作红灯笼,挂上与否,并不改变什么!我们还是一如既往地按照自己的原则工作、生活,做到每天都有创造创新,做到问心无愧就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