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近体诗语法第9类:处置式。
在王力先生的《汉语诗律学》中,第9类的讲解最为简单。关于处置式的特点,王力先生在《中国现代语法》中介绍:
凡用助动词将目的位提到叙述词的前面,以表示一种处置者,叫做处置式。
后来,王力又阐释为:
用一个介词性的动词“把”字,把宾语提到动词的前面。表示一种有目的的行为,一种处置。
例如:
我烧了那一封信。为普通叙述句。
我把那一封信烧了。为处置式叙述句。
两者都是叙述一件事,但是后者的行为中,有支配或者处置的含义,所以为处置式。
王力先生还介绍这种句式出现更晚,在中唐前的诗句中都没有见过,只是在晚唐才开始出现。
一、未把彩毫还郭璞
未把彩毫还郭璞,这句诗反用江郎才尽的典故:
“初,淹罢宣城郡,遂宿冶亭,梦一美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我有笔在卿处多年矣,可以见还。’淹探怀中,得五色笔以授之。尔后为诗,不复成语,故世传江郎才尽。(南朝·梁·钟嵘《诗品·齐光禄江淹》)
郭璞是两晋时期的游仙诗代表诗人,风水学的祖师爷。传说江淹做梦,被郭璞收回了赠予他的彩笔,于是江淹再也写不出好作品了。
李群玉反用此典故,表示许侍御没有把彩笔还给郭璞,说明他文采依旧。
未【把】彩毫还郭璞,说有支配和处置的主动性。你郭璞找我要彩笔,我可不是江淹,我不还。所以这是处置式的叙述。
出自唐诗人李群玉的《寄长沙许侍御》
三年文会许追随,和遍南朝杂体诗。
未把彩毫还郭璞,乞留残锦与丘迟。
竹斋琴酒欢成梦,水寺烟霞赏对谁。
今日秋风满湘浦,只应搔首咏琼枝。
近体诗语法09:处置式,若将明月为俦侣,应把清风遗子孙
二、将和把
需要注意的是,在《汉语诗律学》中,王力先生仅仅举了“把“”的例子。但是很多诗句中,“将”这个字其实也是“把”的意思。
例如:若将明月为俦侣,应把清风遗子孙。
如果把明月为俦侣,就应该把清风留给子孙。上联用“将”,下联用“把”,将、把,同一个意思,都是“介词性的动词”。协助主要动词:为、遗 。
出自晚唐方干的七言排律《李侍御上虞别业》:
满目亭台嘉木繁,燕蝉吟语不为喧。
昼潮势急吞诸岛,暑雨声回露半村。
真为援毫方掩卷,常因按曲便开尊。
若将明月为俦侣,应把清风遗子孙。
绣羽惊弓离果上,红鳞见饵出蒲根。
寻君未要先敲竹,且棹渔舟入大门。
近体诗语法09:处置式,若将明月为俦侣,应把清风遗子孙
三、中唐前的处置式
王力先生说,处置式的用法在中唐前很少见,晚唐才多一点。
但是用“将”这个字的处置式诗句,其实在中唐前还是有不少的,相对来说,用“把”的处置式诗句要少一些。
1、将
例如将,有将要、将军的意思在古诗中当然比比皆是。 作为“把”的同义词作助动词,虽然不太多,但是在中唐以前,也并不少见。
初唐王勃的绝句《夜兴》中,写道:
野烟含夕渚,山月照秋林。
还【将】中散兴,来偶步兵琴。
这里的“将”,也是把的意思。后两句是十字句,将,是辅助主要动词(来偶)的助动词。宾语在这两个词的中间:中散兴(三国时期嵇康,曾任魏国中散大夫)。
唐太宗李世民的《赋得临池柳》写道:
岸曲丝阴聚,波移带影疏。
还【将】眉里翠,来就镜中舒。
后两句也是十字句,将,也是助动词,协助主要动词:来就,宾语在这两个词的中间:眉里翠。
2、把
又如把,也是多重含义,“握、拿”的含义最常见,例如“几时杯重把、把菊坐蜂台”等等。
把,作为处置式诗句的助动词使用,在中唐前的确很少见。
比较早的,例如中唐诗人顾况《赠僧二首》写道 :
出头皆是新年少,何处能容老病翁。
更【把】浮荣喻生灭,世间无事不虚空。
近体诗语法09:处置式,若将明月为俦侣,应把清风遗子孙
结束语
关于处置式诗句的特点,王力先生说中唐前似乎没有。因为只说了“把”这个字的处置式诗句。
但是“将”这个字的处置式诗句,其实在中唐前还挺多的。
可能是“把”这个字,在中唐以后才具有这种“介词性动词”的作用。从中可以也看出语言的变化。
@老街味道
体诗语法08:使成式的特点,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