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丧父的元稹,发奋读书,16岁便明经及第。24岁授秘书省校书郎,28岁官拜左拾遗。我们认识这个少年英才,是他写给妻子韦丛悼亡诗。
曾近沧水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元稹 《离思五首》
经历过沧海之水的波澜壮阔,就不会再被别处的水所吸引。陶醉过巫山之云的梦幻,别处的风景就不称之为云雨了。虽常在花丛里穿行,我却没有心思欣赏花朵,一半是因为自己已经修道,一半是因为心里只有你。
写下如此挚爱诗句的元稹想必是钟情之人,常常感慨诗句的美妙和深情,却不知元稹在韦丛重病期间,一见倾心的爱上了当时四大才女之一薛涛,而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移情别恋了。
20岁时元稹初识表妹崔莺莺,两人一见倾心,暗结云雨。元稹进京赶考,临别之日许下诺言,高中之日必回迎娶。只是这一别就再也没有回来,京城的风光增添了元稹的虚荣心,一年后他攀龙附凤,取得了当时太子少保韦夏卿的喜爱,把女儿韦丛许配给元稹。当迎娶娇妻之日,早就忘了苦苦等候的崔莺莺。都说初恋是男人一生难以忘怀,元稹为了开拓自己,特意写了《莺莺传》后来的《西厢记》,在文中最后特意贬低崔莺莺,赤为尤物妖孽。特意为张生也就是自己开拓。他把自己过错一股脑的推给了纯情的表妹,掌握话语权的元稹可随意的文过饰非。
在娶了韦丛之后,将其接到洛阳,他则在洛阳长安直接奔波。期间他因为针砭时弊得罪了权贵从左拾遗贬为河南县尉。至此让原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韦丛身为富家大小姐,锦衣玉食,娇身冠养。却无所怨言的跟着元稹过清贫日子,无半分怨言。后元稹升迁,韦丛却患重病,元稹因公务无法回家。妻子下葬之时写下了著名的《离思五首》,其中就有广为流传的曾经沧水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后又写下了《遣悲怀三首》焚于墓前“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这一首首动人的诗句,千百年来感动着多少痴情怨女,然而你以为他是深情,却在妻子死后没多久就和当时四大才女之一的薛涛在一起,两人相见恨晚,从诗词歌赋到人生哲学。才子佳人,两人提笔留情。书写着相遇相识相知。
薛涛一首《四友赞》折服了元稹:“磨润色先生之腹,濡藏锋都尉之头。引书媒而黯黯,入文亩以休休。薛涛诗中显得庄敬肃穆,很有震慑力,不像出自女人笔下。
元稹回应一首《好时节》“身骑骢马峨眉下,面带霜威卓氏前。虚度东川好时节,酒楼元被蜀儿眠。相遇佳人,得此知己。元稹心情大好。后多次幽会,情意绵绵。
不久后元稹调离洛阳,因薛涛是歌姬出生,有碍仕途,便再一次抛弃佳人,消散爱情。薛涛至此终身未嫁,留下《春望词》“风花日将老,佳期犹渺渺。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写满了相思苦楚。
最长情的告白是相伴终身,从意识形态上讲元稹始终爱的是自己。对于爱情从来没有雪中送炭,而是锦上添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