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开催眠的迷雾

作者: 致知安安 | 来源:发表于2018-10-31 18:49 被阅读44次

    催眠,在很多国人的眼中,是一个用于招摇撞骗的工具。在学习催眠之前,我甚至与广大人民群众一样,听到催眠这个词,就会下意识的想到一位身着燕尾服,头戴黑礼帽的,留着精致小胡子的男人,手中拿一块怀表,在我的眼前晃啊晃。我从来都想不明白,一支在眼前晃来晃去的表,怎么可能让我停止思绪,还能够睡着呢?我甚至经常想,如果真有这样的场景出现在我的面前,我可能做的唯一的举动就是扯下这块怀表,然后对着催眠师说:“你能不能不晃它了,我看着眼晕!”。更让人尴尬的是,当我学习了催眠,想着着手写出文章时,顺手360搜索了【催眠】一词,竟然在【360百科】那中立而公允的对【催眠】的解释文字右边,居然是一位身穿西服的男人,高抬臂肘,手中拿着一个捏着一根铁链,铁链的另一端,是一个水晶球……

    惊吓之中,赶紧百度,还好还好,我一边用左手抚摸着自己的前胸,一边轻轻的松了一口气,【百度百科】没有再吓我一跳,页面上没再有这张“水晶照”而是一位舒心躺着的女性。

    催眠术的概念最早于中欧境内的麦斯麦Mesmer(催眠)提出催眠概念。后Mesmer更改为专有名词Hypnosis替代。在西方的主流社会接受Hypnosis,并称催眠治疗师为Hypnotherapist,在中国译为催眠疗愈师。1957年美国医疗协会接受催眠治疗术作为临床治疗手段。

    当时麦斯麦通过用催眠术给患者治病。我想大约是因为他在为患者治病时,手中会拽一块磁铁的缘故,至今世界还有很多人以为真的是通过手持悬挂物催眠的错误印象吧。

    在催眠的发展之路上,涌现了很多很多的催眠师,这些催眠师大体上分为类:第一类为神父;第二类为医生。在医生催眠师队伍中,最出名的一个案例是将第一位将催眠术引入医疗领域最彻底的医生,他在印度应用催眠术为病患治疗疾病成为了一大传奇。一战时的印度缺医少药,这位大英国医生应用催眠技术帮助病患做治疗,甚至做切断手术。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经他治疗的病患死亡率只有令人恐怖的5%,当时的大英帝国本地,死亡率则高达35%以上。为了确认他的神奇,医生回国,当着所有人的面展示催眠技术如何运用到手术中,然而结果却达不到在印度的神奇效果。

    人们不禁思考,为什么会有如此反差?原因非常简单:英国人民本身持有怀疑,所以催眠术的开展存在阻碍。在印度,他们坚信大英帝国来的医生有高超的医术与极高的声望,所以无条件的相信。因此,Believe是催眠的第一个条件。

    二战之后,世界人民处于战争之后的心理修复期,人们在寻找重塑人类灵魂对生命的信念,于是催眠真正登上历史舞台。在这个时段内,涌现了一批临床催眠师,其中一位便是Milton EricksonMilton Erickson是医学博士,但是他没有走进医院,而是终身从事催眠技术的科学研究和实践,他为催眠技术走入科学殿堂做出了杰出贡献的人,所以被命名为:科学催眠之父。

    所以,催眠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玄学,而是真实存在,真正可以用于治病救人的一个学科。那么催眠是什么呢?

    催眠是在被催眠者愿意的前提下,催眠师通过语言将被催眠者引导至潜意识开放的状态下,将可以帮助被催眠者达成改变的观念植入于他的潜意识,以达到帮助被催眠者改变行为习惯、解决心理问题的目的。

    就我个人的理解,催眠是在充分了解了潜意识的运作规律的基础上,在相对安静、安全、舒服的地方,通过音乐、图片及语言等的方式使当事人进入到对一个焦点完全专注的状态下,进行治疗的一个过程。

    催眠的整个过程,当事人只是思想开放、心灵开放,人的潜意识与思想是绝对清醒的,一下会保护自己身体的安全。因此,并不存在通过催眠来骗取银行卡密码这样的可能性,因为,当事人的意识是会保证自身安全的。

    大道至简,有着充分科学与理论支持的催眠术,催眠导入最常用的方法有两种:视线固定法及渐次放松法。当当事人进入催眠状态后,就需要根据当事人的具体需求及病症进行疗愈或者治疗了。


    催眠是一种强化专注和接收一个或一系列想法的状态。

    ——Milton Erickson


    祝愿我们:

    跨越坎坷!喜悦常伴!拥有精进、丰盛的人生!

    【图片版权说明】:

    @行走中的朝拜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涉及文章内容的图片、照片均出自【行走中的朝拜】本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拨开催眠的迷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mfz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