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满足游戏已经告一段落,但时不时还会有孩子拿着士力架问我:“老师,我把士力架留着,到时候你再给我们兑换......”
听了几个孩子都这样问,我猜或许孩子把关注点放在得到了更多吃的上面,而忘记了最初我们玩这个游戏本身的目的。为了身外之物而做事,就好比我们期盼着付出是为了得到别人的回报一样,当别人给不了我们想要的,我们往往会咆哮、愤怒。
为此我询问班上的孩子:“有谁知道’有付出就有收获’,我们收获的到底是什么?”
“付出什么就收获什么?”孩子很爽快地回答。
“我们付出了劳动,比如帮助别人抬水,那我们会收获什么呢?”我问孩子。
“我们可以到他们家借水喝。”
“我们可以得到他们的其他帮助,比如种庄稼的时候,他们来帮忙。”
“我们帮助他,他就成了我们的朋友。”
“我们帮助他,他就会把吃的东西给我们。”孩子们踊跃回答。
“上面我们想得到的收获,如果别人给不了,比如我们帮助了别人,但别人不想成为我们的朋友,也不给我们东西吃,难道我们就不愿付出帮助了吗?”
“好像也不是”孩子想了想。
“那付出能让我们收获什么呢?”
“老师,我知道了,我们可以收获怎样去表达一件事情,训练我们的表达能力。”L说。
“帮助别人可以让我们很喜悦和开心。”S告诉大家。
“是的,付出可能我们得不到别人给的收获,却可以训练我们开心和喜悦的能力。那又有谁知道上次我们玩的延迟满足游戏,到底是为了得到士力架,还是为了得到其他?”
“是为了让我们学会等待。”
“是为了训练我们学会接受。”
“是让我们学会付出。”
是的,我认为这才是延迟满足真正的目的。因为付出和训练与别人无关,与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有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