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家庭真的从来没有争吵、分歧、情绪吗?不是。
真正意义上的好家庭,就是要讲道理。家,就是讲道理的地方。
家人是最亲密的人,也是最容易有摩擦冲突的人,而解决冲突的办法就是去谈、去沟通、去面对。
有的人为了维持表面的平和而避免冲突碰撞,只会让整个家庭暗潮汹涌,说不定哪天就要翻船。
一个家里,通常有两种人不爱讲道理。一种是“回避沟通型人”。他们自觉没什么可讲的,一家人和和气气、心知肚明就好了,化解矛盾全靠“默契”。
但有一句话叫“人心隔肚皮”,有些话不说出来,对方就是不明白。一次坦诚的对话,会比用行为补偿,有用得多。
所以,千万不要以为“一家人不用说那么多,大家都清楚”。
另一种不讲道理的人,就是“过度情绪化型人”:情绪上来了什么道理都不讲,根本没办法好好说话。
因为过度情绪化而不能讲道理的人,大多是别人的态度碰到了他的哪个创伤。
比如有人在被要求道歉的时候,既便意识到自己错了也死活不改口,还会无中生有地辩解或攻击他人,因为在他的认知中,道歉是一个屈辱的行为。
他们习惯用情绪化的方式去解决问题,或者纯粹地发泄。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家不是讲道理的地方”,这样的话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其实是在教我们埋藏矛盾,做一个掩耳盗铃的人。
如果一家人总是不能心平气和地讲道理,把话说开,常常会给人一种严重的隔离感,看起来和和气气地相处,实则把亲近的人推得更远。
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比家更适合讲道理。正因为是最在意的人,所以更要毫无保留地坦诚沟通。
而有的人,则是在用错误的方式讲道理,强调意识层面,一定要分个输赢对错,严重忽视个人的情感体验。
真正的讲道理,在感情层面,它强调共情、理解。比如要表达歉意,“对不起”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是说自己哪里做得不够好,当时的感受如何,并表明为了不伤害对方,自己以后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这样讲道理,才能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让关系变得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