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07永恒、变化的传统(第六章P189-191)

07永恒、变化的传统(第六章P189-191)

作者: 欧小丽 | 来源:发表于2021-11-27 21:01 被阅读0次

(这几天需要跳到啃读的部分,进行记录思考)

1)永恒的:柏拉图借鉴苏格拉底的宇宙观,将这二者组合起来,在一种水平上“视”实在存在于抽象形式的永恒之中,而在另一种水平上存在于当代生活的流动之中。但他赋予形式以更高的价值——在它们的存在中实在是永恒的、好的和有品格的——日常生活经验的具体事务则次之,他视它们为形式的“复制”。

【思考】反复阅读,才读出一些自以为是的端倪。“抽象形式”的永恒,就是一帧一帧静止的画面。“永恒性在西方思想获得优先地位。”如果只是这样去思考问题,便能很好的将自己从情境中抽离出来,那些事物不因你的意志改变而改变,它们会一直存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是比较积极的一面。但同时,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生长,它们的每一个阶段都是不一样的。

这种“抽象的形式”也有品质之分,但这里的“永恒的、好的和有品格的”和当下的语境意义是一样的吗?我不能思考出一个子丑寅卯来。

“科学和神学也是彼此强化的”,当神学赋予科学的定义,那么神学倡导的一切就容易成为宇宙的中心。那固然是一种片面的认识论,也是需要辩证看待。

笛卡儿说:“我思我在。”即“实在为永恒”,反思的心灵赋予自我存在的能力,“我唯一可以确定的事就是我自己思想的存在,因为当我怀疑其他时,我无法同时怀疑我本身的思想”。是否可以这样想——“我想到了所以存在,我没有想到就不存在。”

2)赫拉克利特的观点:坚持生活是持续的流动。在此生活被比做溪流,永远是运动的——人们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溪流因为溪流自身是变化的。

【思考】“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是最为熟悉的一句话,因为任何事物都处于发展变化中,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流动”是生长的第一要素。所以,强调“过程、运动与暂时性”,这与上面所说的“永恒”是相反的。

永恒与确定的呼应,流动与不确定呼应。作者说:“不加束缚的自然的浪漫主义理念,总是受到目的论遮蔽——一种趋向最终预定目的的令人动心的运动。”如果目的论是确定的,那么过程就是不确定的。

这里进行阐释时,作者用了几句较为浪漫的话:命运神奇地纺织着生活的纱、卡片的阅读和茶叶的品尝。细想,会发现作者给“命运、卡片和茶叶”都赋予了生命力,它们有做事的主观能动性。按照正常的逻辑,应该是阅读卡片、品尝茶叶。

其实,世界不是二分法,永恒中也有变化,变化中也有永恒的规律,单纯强调其中一种必然会走向封闭。所以作者说“要第三个传统才能予以更好的解释”,这个解释就是“诠释学”。且听下回分享。

相关文章

  • 07永恒、变化的传统(第六章P189-191)

    (这几天需要跳到啃读的部分,进行记录思考) 1)永恒的:柏拉图借鉴苏格拉底的宇宙观,将这二者组合起来,在一种水平上...

  • 永恒的变化

    ●[美]曼迪诺 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生活就像自然,有阳春,也有金秋;有酷夏,也有寒冬。走运和倒霉都不可能持续很久...

  • 变化中的永恒

    手执流光,梦里红尘。细品黎明的清新,感悟暮色的浓郁。置身于时光的长廊,昼看风散,夜听雨眠。 徘徊在生命的长河,记忆...

  • 变化是永恒的

    中学背政治的时候,对“变化是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类似的话印象深刻。加上对老子道德经的哲学观深以为然,所以辩证思...

  • 变化是永恒的

    肤想浅说 日中则昃,月满则亏,否极泰来,盛极而衰,世界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变化是永恒的。因此,要以发展变化的眼光来看...

  • 易——变化的永恒

    一直以来没有勇气读《易经》,因为我始终以为,它是极其高深的,玄之又玄的,虽然我也曾试图在雪姐读易时,...

  • 温故知新

    今天阅读的是《有效学习》第六章,本章的内容摘要为“知识的学习是一个永恒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学会回顾与...

  • 永恒变化的人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人无法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这句话是了不起的,是的,万事万物都在流动在变化不止。 那么人...

  • 变化与永恒

    没有什么是永恒的。 沉迷于爱情的人,以为爱是永恒的,但万物皆逃不过周期,爱也如此。爱的深度,强度和底色,总会随着时...

  • 变化是永恒

    昨天的灼热的阳光,风似热浪翻滚,正午行走在马路上有种过火焰山的感觉。傍晚的狂风不知何时刮来了一场小雨,天地冲了个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07永恒、变化的传统(第六章P189-19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mlmt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