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哀其不幸,“痛”其不争——《呼兰河传》读后感

哀其不幸,“痛”其不争——《呼兰河传》读后感

作者: 晨南悟语 | 来源:发表于2019-05-28 21:53 被阅读0次
    哀其不幸,“痛”其不争——《呼兰河传》读后感

    长篇小说《呼兰河传》,是才气女作家萧红具有自传性质的作品,叙写了自己童年的经历,融入了家乡的风土人情,揭露了普通民众愚昧、迷信、麻木的精神状态,控诉了旧中国扭曲人性的封建文化糟粕,表达了对底层民众的悲悯与同情。

    茅盾先生在《呼兰河传》的序言中这样写道:“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有讽刺,也有幽默。开始读时有轻松之感,然而愈读下去,心头就会一点一点沉重起来。可是,仍然有美,即使这美有点病态,也仍然不能不使你眩惑。”我读这本书的心路历程大抵也是如此吧!

    在作家笔下,呼兰河的小镇,自然景色是幽静美丽的:“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极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的就和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这种色彩斑斓、生机勃勃的美景让人陶醉,毋庸置疑,这花园给童年时期的萧红带来了无尽的快乐。

    然而,与自然景色幽静不同的是,呼兰河小镇里的人们显得聒噪不安。他们善良、质朴,却又愚昧、迷信;他们值得同情,却又让人愤懑。他们遭受着物质上的极端匮乏,吃一块豆腐都可能倾家荡产,他们感慨“不过了,买一块豆腐吃去”。豆腐,这极其平常的食物,也成为了他们不敢消费的奢侈品,更何况猪肉呢?!他们只能吃瘟猪肉。他们的房子用茅草搭建,或者只是一个简单围起来的棚子,天晴时暴晒,下雨时漏雨。当他们看到扎彩铺里为死人预备的富丽堂皇的房子时,个个称羡,觉得活着没有死了好。扎彩铺的匠人,一面为死人做着金碧辉煌的楼宇,一面过着衣衫褴褛、朝不保夕的生活。他们心里似乎已将生死看淡:“生就任其自然地长去,长大就长大,长不大就算了。”他们说:“人活着就是为了吃饭穿衣,人死了就完了。”谁知,这并非看淡生死,而是对希望的幻灭,对生活的麻木。正是,“像牲口一样活,像蝼蚁一样死”。

    其实,他们也有精神生活,但那些都是鬼神迷信的道场:跳大场,放河灯,野台子戏,娘娘庙大会以及秧歌舞。“跳大神有鬼,唱大戏是唱给龙王爷看的,七月十五放河灯,是把灯放给鬼,让他顶着个灯去脱身。”这些,在他们自己看来,是精神上的盛举。更有甚者,他们将生的希望寄托在鬼神身上,相信大神会治病,在河边唱野台子戏时,他们会戴起柳条圈来求雨,他们不知道,已把死的绝望强加在了身边人的身上。小团圆媳妇被暴打,生病了,她的婆婆不是去求医问药,而是相信偏方,按照所谓的大神的指引,用“热得如火炭似的”水给她洗澡,一连洗了三次,小团圆媳妇挣扎过,呼救过,求饶过,她在大缸里边“叫着,跳着,好像要逃命似的狂喊”,看热闹的人们并没有一个人上前去帮她,直到她命丧黄泉。读到这里,对于书中的婆婆和邻居的麻木愚昧产生了无法遏制的痛恨,又有无限的同情。作家萧红怀着悲悯之心以文字再现了家乡村民的生存状态,不难想象,她的心中定然也是浪潮翻滚的。

    如果说,鲁迅先生对阿Q的情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那么我相信萧红对家乡小镇村民们大概是“哀其不幸,“痛”其不争”了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哀其不幸,“痛”其不争——《呼兰河传》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mojt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