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电影《冰河世纪》,你印象最深的一个卡通形象是谁?相信大多数人会提到那只贯穿于电影始终的小松鼠吧。小松鼠的使命,似乎永远就是追逐松果,从影片开始至结尾的收集,追逐,得到又失去。忙忙碌碌,却始终没有享受到美味的松果……这就是松鼠症的影射。
“松鼠症”是种心理疾病,学名叫强迫性囤积症,这种病症很容易让人的生活陷入混乱。
现在很流行一种说法,叫“碎片化”, 随着互联网高速发展,信息被碎片化,碎片化学习也逐渐成为了当今青年人学习的一种潮流。碎片化产生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我们这个社会发生的巨大变革,信息来源实在太多,来源点分散而无法集中所致。
碎片化的产生间接导致很多人不知不觉也患上了“松鼠症”:这个信息好有用,收藏收藏;这个文章写的也不错,收藏收藏;哎这个作者文喜欢,收藏收藏……
翻看一下收藏夹,是不是不知不觉收藏了许多看似十分实用的内容,但是真正学到的却寥寥无几?
这就是“碎片化学习”的弊端。
很多人看到这就有点不明白了,为什么这个人说“碎片化”好,那个人说“碎片化”是骗局?到底听哪个?
其实,你可能混淆了一些概念。“碎片化学习”和“碎片化时间学习”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碎片化学习
想必你的手机上,无论是微信微博、还是抖音知乎等社交APP,早已有许多关注许久的大V,其内容涵盖饮食、学习、娱乐、职场等。你每天从早到晚刷公众号等消息,今天从一篇文章中获知健身技巧,明天从另外一篇文章中得知健身饮食的注意事项。
觉得他们写的对,懂的好多,说的好有道理,点开了文章好好学习,保证自己也朝着他们的方向发展。每天吸收碎片化的知识,名曰碎片化学习。
碎片化时间学习
而碎片化时间学习,是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想汲取哪方面的知识,计划是什么,有什么具体的方案,你每天晚上空闲的时候学习主体知识,然后利用每天上下班途中在公交车或者地铁上的时间,来针对你的学习计划进行丰富,我们称之为碎片化时间学习。
二者虽然仅几字之差,但是概念可大不一样。现在很多人对二者的概念混淆了,这也就是很多大V在diss碎片化学习的时候,导致有些不明事由的跟风者一棒子打死“碎片化”。
首先,二者学习对象不同。
碎片化学习的对象是社交平台上消息的分享者,从社交平台获取相应的知识,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库,其面很广,但没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吸收的知识浅显和杂乱;
而碎片化时间学习则是在以前人的知识为基础,设定自己的学习方案,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丰富,更具有针对性和系统性。
其次,二者学习时间不同。
碎片化学习的人群往往是电子产品控,一天很多时间都是与手机电脑相伴,在碎片化学习的过程中打发了空闲时间,以及本该属于自己的上课或者工作时间;
而碎片化时间学习指的是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来丰富自己的体系,而不会本末倒置去占用原本应该属于工作或者上课的时间。
那么该如何高效利用碎片时间学习呢?
首先,要坚持早起。
一定要告别赖床,早起一小时甚至更多,每天你至少比别人多初一小时以上。利用早上无人叨扰的环境来学习,没有社交软件的干扰,没有娱乐八卦的诱惑,也没有工作的压力,是最佳的学习时间。
其次,要有目标有计划的学。
静下心来,合理安排自己每天的时间分配,思考工作或者上课的时候是全心投入吗?从社交平台上获取信息的时间又有多少?
谨记碎片化学习应该是我操控它,而不是它操控我。很多人没有对碎片化时间进行整理和计划,只是看到什么就点开看看,被动学习。碎片化输入不代表碎片化的输出,所以要做到有目的有规划的学习,而不是做单纯的碎片化积累知识的二道贩子,吃别人的剩饭。
同时,甄选必要信息,减少不必要的信息源——清理那些你看起来很重要的信息源。每个人都有一个看不完的收藏夹,也都有一个刷不完的朋友圈,读不完的公众号列表,信息的量变得更大之后,选择的余地也就越多,眼花缭乱后却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最后,要善于总结。
在一天或者一周之后,认真的总结复盘:这个时间段利用碎片时间学到了什么。这件事情最好养成习惯,总结的需要的时间不多,可以锻炼逻辑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也会起到自我激励,带来很大的成就感,让你觉得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
每个不起眼的时刻都潜力无限,既然选择了让自己变得优秀,就要懂得合理安排自己的一天,合理利用零星的时间坚持到底,让我们跳出“假忙碌”的怪圈,合理用碎片时间,朝着自己的目标去努力,创造更好的生活。
看完前面内容,你有没有进行自我对照呢?
每个优秀的人的背后,都是蕴藏着无限的潜能,每一次的成功都是一点点小小努力的积累。加油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