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济宁一中赋

济宁一中赋

作者: 凊凌 | 来源:发表于2018-02-23 22:37 被阅读0次

        岱岳之阳,微湖之畔,有仍氏方国故址,少康氏父母之乡。圣土淳厚,秀水依依。北有大河,育华夏古韵,东有圣城,乃礼仪之邦。遥想五帝,启先民之蒙,劈荆棘于此间洪野;追思孔孟,规乱世之道,倡仁义于乡舍穷庐;怀及李杜,叹山河之丽,留笔墨于南池楼阁。

        此地胜境,兼之孔孟遗风,惹骚人墨客,临亭拂袖叹歌;引圣贤才子,筑庐设帐传学。星河流转,不觉千年;时维壬寅,新学兴焉。惟济宁州中学堂之初设,时会清季,山河风雨飘摇,然圣贤志士,启民智,奋图强,尽匹夫之志;育英才,传新学,忧天下兴亡。

        民国伊始,万象一新。学堂易名,曰省立七中。鲁南苏北学子,各地英杰才俊,慕七中之名,图兴国之志,汇集于此。星月未退,即有诵读之声;夜深虫鸣,仍见苦读之影。

        东寇入侵,烽火遍地。颠沛八年,薪火未断。又历四载,华夏新生,学堂亦更名,曰济宁一中。遇今日之盛世,乃百年又十矣。

        回望先辈,筚路蓝缕,于圣土之地,运河之畔,不期功名之显达,不求米帛之丰厚,谆谆于圣人之道,孜孜于西学之新。

        晁街有目,定感学堂之风雨磨砺;红楼多情,应叹一中之浩汤无涯。先人遗风,山高水长永难忘;才俊辈出,星河灿烂代代扬。

        值和谐盛世,教育兴邦。百年一中,扬帆续航,再谱新华章。课堂质疑,教学相长;辩题论争,砥思砺维。奥赛折桂,京都名扬。亦有荷池小坐,笑谈天下风云;亦有月下信步,畅说宏图理想。非惟书桌,非惟操场,太白楼下,滴水亭畔,凤展翼,龙冲天,百年一中育就巍巍栋梁。

        君可见,《一条大河 》穿越50年时光,《难忘今宵》春晚30载唱响;中华使者,外交副长;医学先驱,核磁成像;总理卫士,将星闪亮;国之大器,行业先驱,车载斗量。百年一中,何其煌煌!

        壬辰初夏,南浦新校始立,恰逢母校肇兴百年又十,欣喜更加。沐北湖之润泽,承先辈之遗风,续百年之煌煌,何其伟哉!黾勉同心,鞠躬于是,育天下之英才,何其乐哉!

        青史有幸,杏园留芳,维我一中,雄风宏扬!

注:

1.这是我在2012年9月写的一篇赋。当时,学校要举行110年校庆,校方约大学教授、诗词专家还有我等数人各写《济宁一中赋》,择优而用。我呕心沥血六小时,写就此文。今天读来,还能感受到当时的创作激情。

2.《一条大河》《难忘今宵》是校友乔羽的代表作。中华使者、外交副长指校友张德广,医学先驱、核磁成像指校友孔令圻,总理卫士、将星闪亮指校友高振普。他们都是济宁一中杰出校友。

3. 晁街即晁家街,济宁一中所在地。红楼,一中原建筑。

相关文章

  • 济宁一中赋

    岱岳之阳,微湖之畔,有仍氏方国故址,少康氏父母之乡。圣土淳厚,秀水依依。北有大河,育华夏古韵,东有圣城,乃...

  • 济宁赋

    济水汤汤,会汶泗而居中;济州西来,亢地保以安宁。 太昊遗墟[1],龙族风姓任国[2];少昊帝都[3],凤鸟九夷图腾...

  • 济宁交警支队支队长陈秋岭实地督导2020年高考交通安保工作

    7月7日,济宁交警支队党委书记、支队长陈秋岭先后深入育才中学、济宁一中、济宁实验中学高考考点,实地督导检查2020...

  • 济宁一中序

    四湖并著,胡以为首。平任安国,济水为名。六洲环顾,黄淮涌岳。孔孟故里,运河腹地。水浒三卿,君子旧居。 若夫东西相望...

  • 济宁赋--李子君

    岂不闻,左思赋三都,一载闭门,惊世传抄,以至洛阳纸贵。由是,三都繁华终代有记。赋至其极。本不敢效颦,诚惶诚恐。然一...

  • 我与济宁一中

    我家是农村的,当年济宁一中招生主要是面对市中区机关单位的子女,我不在招生范围之内,按理说我的人生不会和...

  • 一中赋

    一中赋 ——记一中七十周年校庆 帝都南,...

  • 驿站

    境界是情操的驿站,行为是情操的具象。由此,我不禁想起济宁一中(原济宁二中)的庄启文老师。如今,庄老师已是耄耋之年。...

  • 一中赋

    鄘南望邑,今谓新乡。南临黄河滚滚,滋养华夏文明千载延递,北依太行巍巍,屏护中原民生八方惠康。崇文重教之地,尚...

  • 济宁一中门口的牌坊

    济宁一中门口的慈孝兼完坊,实际上是清朝建的贞节牌坊。 1691年,王怀远去世,他的妻子孙氏不改嫁,留下来抚养三个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济宁一中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msfx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