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安
母亲离开我们整整20年了。想到自己受了这么多年的教育,又有长期从事政治工作和宣传工作的经历,就觉得应该写点关于母亲的事。但又怕事务緾身,思维纷杂,写成了官样文章,或词不达意,缺少情感,直到祭日临近才动笔。
母亲叫张菊兰,1924年生人,15岁左右嫁入我家,比父亲小了近十岁。当年李家户大家虚,尚有楼房屹立,村里人誉为“金花买主”,实际在解放前夕日子早已捉襟见肘了。母亲娘家在十多里外的盘石坊村,当年娘家尚殷实、富裕。能嫁到我家,恐怕是看到了大房气派的原因吧。在我的记忆中,父亲身体一直不好,1968年冬月,我刚满6岁,父亲因病离开了我们,不到56岁。出殡那天,天寒地冻,全村人都来送葬,兄弟姐妹6人及至亲好友痛不欲生。既有亲人逝去的痛苦又有一家七口今后生计的担忧,怎不教人肝肠寸断。我哭喊着要父亲,一家人多日汤水不进,似乎天都要塌了。那时,大姐刚刚出嫁了,姊妹都小,大哥、二姐尚未成年,二哥、三姐和我还在读书,千斤重担落在母亲瘦弱的肩上,日子有多艰难可想而知。 大哥到十里外的乡里学校上学,一周只拿6个菜团,二哥跟出了一两里路,大哥避开家人匀给弟弟一块,真不知十几岁的少年一周只吃5个菜团是怎么过来的。因家中缺少劳力,大哥二姐相继辍学,生活无了依靠,经常断顿。母亲去求舅舅帮忙,关键时刻,大舅找领导辞去了自己厨师的岗位,让大哥在云阳子棉加工厂上班,那时临时工养活自己尚可,对一大家人来说却是杯水车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家都穷。母亲常教育我们兄弟不要忘恩,好心乡邻及舅舅姨姨偷偷摸摸接济着我们一家大小,共渡时艰。母亲为了生计,生产队什么活重,什么活工分多就干什么活,经常跟男劳力一样承担重体力劳动,从不顾惜自己的身体。由于表现突出还当上了妇女组长。
母亲从40多岁守寡,一直守着我们兄弟姐妹。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们一个个都到了成家立业的年龄。母亲为了将儿女的婚事办得体面,从来艰苦自己,不给他人添麻烦,夏收秋收季节,总是在给生产队干完活后,拾麦、捡漏,早出晚归,不让我们忍饥挨饿。十冬腊月,带我们去寻找残留在地里的棉花,晚上去籽捡渣,经常熬夜到天亮鸡叫。有了好吃的好喝的家里人人有份,有了难事、烦心事自己承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家里七、八年里,大哥二哥娶妻办事,姐姐们出嫁,尽管大事连年,但都过得体体面面,这在计划经济时代,那个艰苦年月实属不易。后来,改革开放,又恢复了高考制度,我们也都享受到了党的阳光雨露,同时母亲勤劳奋斗的精神影响和培育了我们兄弟姐妹,大哥转正成了泾阳县水电站的正式职工并当了领导,二哥当了大队干部,我上了大学,当了军官。三位姐姐贤孝能干,都是远近闻名的好媳妇。我们有了出息,家里生活好了,母亲更是不忘旧恩,把我们交给她的零钱、药品、礼物,经常无偿送给左邻右舍,天天惦记着村里谁有困难,亲戚谁需要照顾,总是尽着绵薄之力帮助那些生活困难或曾对我们有恩之人。亲戚朋友、乡亲故旧提起就说母亲寡妇持家,勤劳主事,教子有方。我的兄弟姐妹心中也充满了自豪和满足。
可惜好景不长,母亲因长期生活重压和营养不良,终于积劳成疾。记得我调入兰州军区空军机关工作的当年,也就是1993年7月,母亲因脑溢血入院治疗。日子好了,母亲却病了,当子女的愧疚之心,难于言表。患病期间,姊妹轮流执守,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努力尽孝。母亲尽量不给他人添麻烦,下肢瘫痪,自己就拄着双拐,坚持锻炼,以坚强的意志和病魔抗争了多年。最后,终因身心耗尽,于农历1999年4月30日,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她的儿孙至亲。母亲丧事期间,清河呜咽,阴雨绵绵,仿佛在为这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唱着挽歌,流下伤心的泪水,向人们诉说着她的勤劳和对她的不舍。全村男女老幼都来送葬。不可思议的是,在下葬的时刻,突然云淡风轻,天雨戛然而止,而葬礼结束,天又下起雨来,似乎上天有灵,对这位劳苦功高的母亲格外眷顾。
再过几日,就是母亲祭日了。抚今追昔,那个艰苦的年月早已远去,但在享受着伟大的改革开放成果和现代文明的时刻,往事也提醒着我们不要忘记过去的苦难和先辈们的奋斗足迹。借追忆母亲的时机,更想让后人们了解和感知当年的艰辛和今天的来之不易。母亲勤奋善良、自强不息,不忘人恩,爱子女、爱生活、重教育、重亲情的优秀品德都将是我们克服困难,实现人生梦想的重要精神财富和不竭的前进动力。(作者系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干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