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阅读1小时,总计2373小时,第2304日
阅读《从黎明到黄昏》
这种自由的行使最常表现在性问题上,因为道德主义最需要压抑的就是性。性是一种最强的本能,它使男人和女人想要打破所有禁忌。他人的感情和权利、亲朋好友的判断、对个人安全的关心都不能阻挡处于高潮的性爱的激情( 575 >);既然性欲的激情是每一种巨大的政治或艺术野心之根源,那么它在这两者当中都可能意味着反叛。性与政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几乎所有革命或者社会乌托邦一开始都宣布恋爱自由,而当领袖们看见这种自由破坏了权威之后,随即转为严格禁欲。
只是在 18 世纪末感伤主义渗入启蒙时期之后,女性才被定义为天生娇弱的尤物;为了保护她, 19 世纪又为她加上对生活中多数事物的无知。她纯真而精致,在男性眼中永远是圣洁的,而不仅是在诗歌中或求爱时。
爱默生与经常同他交流想法的卡莱尔一样,看到在机器强制了人的身体之后,机械论主宰了人的思想。钢铁煤炭的年产量、船舶的总吨位、增加产量的发明创造的数目和种类 —— 这些成了衡量一个人民或民族的尺度,人们期待所有这些都会逐年增加。古典经济学也是一种机械论。根据衡量事物的通用尺度,制造商和交易商被说成是“价值”多少多少钱。然而,作为人到底价值多少就不那么容易确定了。
但当到处都充斥着从生活当中抽象出来的东西,使生活沦为功能时,机器的压迫就开始了。当然,这种批评忽略了一点:用产量来衡量进步的热情并非完全盲目或自私,而是怀着一种人道主义的希望,愿纺织厂源源不断流出的财富由火车运往各地,驱散匮乏和饥馑的古老幽灵。此外,机器还免去人类一些辛苦繁重的劳动。
虚无主义这个词的含义是生活没有信念,认为任何行动都没有意义。叔本华的思想对这种意志消沉的人的情绪作了哲学上的诠释。叔本华与拜伦同年出生,属于浪漫主义的一代。
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常常被看成现实主义小说的最初模型,尽管比它更早的时候,尚弗勒里已经把“现实主义”作为文学口号提了出来,另一位理论家迪朗蒂也对它作了说明。
福楼拜和巴尔扎克之间的鲜明对比最容易使人了解一整套思想和感情向其后的另一套思想和感情的过渡。巴尔扎克的 35 卷书中大多数都像福楼拜的前两部小说一样通过写真的刻画手法来批判社会时弊。巴尔扎克认为,自己的观察就像科学一般可信。
巴尔扎克说过:“一代人就是四五千人在其中扮演主角的一出戏。我的书就是这出戏。”实际上,书中有 2000 多个人物,按不同的地区分组,如巴黎生活场景、乡下生活、私人生活,等等。文化的一致性则通过安排一些人物在不止一种场景中反复出现得到表现。
福楼拜可能也见过同样的情形,有过类似的想法,但是他会只进行描述而不明说自己的想法。而且,作为现实主义者,他也不敢采取巴尔扎克处理人物的某些手法,比如在《荒漠激情》里,巴尔扎克把一只老虎和一个女人联系起来,就像后来伊扎克 · 丹森的非洲素描一样;《长有金色眼睛的姑娘》中的神秘人物使人联想起亨利 · 詹姆斯笔下的人物,还带有女性同性恋倾向;另外还有《无名的杰作》( 644 >)。还是那条普遍的原则:现实主义包括在浪漫主义之中,是它的多种视角和技巧之一。
德意志发展出一种不事张扬的微缩现实主义体裁 —— 中篇小说。不过,它的成就没有传到海外,尽管人们对格特弗雷德 · 凯勒、布雷塔诺、格里尔帕泽和施托姆的名字略有所闻,特别是施托姆的《茵梦湖》在大学里常被用来教授中级德语。作者自己把中篇小说称为“诗意现实主义”,因为它简明扼要,把对世界诗意的描绘和与之相冲突的赤裸裸的事件结合在一起。手法十分严格:只有具体细节,不加任何评论。
这种信条产生了最不符合逻辑的陈腐思想:“如果我在一个小问题上发现了错误,那我怎么还能在大问题上相信作者呢?”由于这项原则,弗里曼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大肆攻击弗劳德“缺乏准确性”。然而,这位应该是无懈可击的史学家去世以后,人们才发现,他犯的小错误比弗劳德犯下的小错误要多得多。当然,在自然科学中,有时连一个小数点也不能错。但在其他时候,只要把数字排列或者大小的简单顺序弄对就行了。
如果把维多利亚时期的人笼统地看作一群自负自满的伪君子和假正经,就是忘记了这场宗教和科学之间的大辩论引起了多大的惊愕和自省。一个身为科学家的宗教信徒所经历的痛苦在埃德蒙 · 格罗斯的回忆录《父与子》中可见一斑。
关于动物和繁衍的达尔文理论的讨论提出了以前不常见的题目,促成了对性爱和道德主义问题的关心。在《物种起源》问世之后,一位名叫奥尔巴特的医生在性问题上提出了十分极端的观点,并将这些观点传输给一批批经他精心挑选的听众。
当达尔文和赫胥黎用“受宠惠的种群”( favored races )来指生存下来的适者时,他们指的是任何动物种群中的类别。但是,另一批科学家和国际法专家却用同样的字眼来具体指人类当中的类别。
在这 60 年的时间里争辩种族问题的人并不都相信这种一本正经的编造,但是,似懂非懂、半瓶子醋的西方人都相信种族决定性格这一基本思想,并提出一些自己杜撰的主张。
她的故事广为流传,感人至深,这里只需大概提示一下。她年方十几岁就开始向往她选择的职业,经过同家人长期的斗争之后,最终迈出了第一步。地位高的人家不准女儿当护士,这在当时是合情合理的,因为公平地说,从事这项职业的许多人确实终日酩酊,行为放荡。弗洛伦丝凭着坚强的意志终于说服了家人。她在 33 岁那年在德意志经过试用之后,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她在伦敦一家小型私人医院里制定了新的护理办法和标准,引起了医学界的注意。聪明的陆军大臣悉尼 · 赫伯特请她到克里米亚战区帮忙。
霍姆斯除教授哈佛大学一代又一代的医科学生,同时从事散文和诗歌的写作之外,还做出了其他贡献。他以其应景赋诗的出色本领写出了大量介乎于严肃与轻松之间的精美诗句。他关于作家渴望写作的十四行诗《不可抵抗的写作欲》就是一例。评论家对他的《绝妙的单马车》推崇备至,似乎其中显示出的娴熟技巧在他的作品中是绝无仅有的。其实,他的很多其他诗作都体现了同样的技巧。这些诗作是夹有同情的讽刺诗,但是笔触依然不失其尖锐辛辣。同样,《鹦鹉螺》和《最后一片树叶》绝非霍姆斯仅有的严肃而又动人的诗作。
《资本论》同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和斯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那些名著一样,是知识分子心目中的必读之书。它的写作风格和组织编排都难度很大, 19 世纪 60 年代俄国的书刊审查官决定让此书进入国内,因为能读完这本书的人实在是屈指可数。当马克思主义成为研究的题目和大学的一门课程之后,更多的学者掌握、了解了《资本论》的内容,比社会主义政治家和激进分子了解得要透彻得多。
可是,虽然马克思认为思想不起作用,但他却不断提出新思想,推行新思想。他预见,德国这个无产阶级人数最众多的最先进的工业国家会爆发革命。这种预测是符合逻辑的,因为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个阶级取代另一个阶级的革命不是出自个人获取经济权力的愿望,而是由于这个阶级与“生产资料”的关系。而且,革命的目的不是摧毁国家,而是为了共产主义的目标而拥有国家。
在马克思的历史观、经济学和预言失去了说服力之后,他就只剩下了社会学家的地位。萧伯纳公正地将另一个功劳归功于他:他和达尔文一样,收集了 50 年来对使大多数人陷于贫困的制度进行批判的思想,并引起了全世界的认真注意。马克思一度是黑格尔的门徒,他运用了大量的抽象推理,然而,他的历史观和现实观始终是:事物驱动人类。
网友评论